对四川意味着什么 四川什么为

【对四川意味着什么 四川什么为】

对四川意味着什么 四川什么为

文章插图
我国第一长河长江拥有众多支流,岷江就是其中一条,而岷江的支流大渡河知名度非常高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清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读过伟人诗词,也一定知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关于它的源头有很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州的久治县的果洛山东南麓,果洛山有个很多驴友再熟悉不过的名称——年保玉则峰 。另一种说法是大渡河源头是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境内的麻尔柯河,下游称为足木足河 。另外,还有一条源于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的绰斯甲河,一般认为是大渡河的西源,其上游称为多柯河(或杜柯河) 。绰斯甲河与足木足河汇合于四川省阿坝州首府马尔康以西的加达附近,称为大金川 。
著名的梭磨河就流经马尔康,在绰斯甲河与足木足河相汇 。大金川向南流水,在丹巴县汇入小金川后,之后的河流开始称大渡河 。大渡河西有大雪山与贡嘎山,东有夹金山,距离四川的盆地地带并不远,但这里是青藏高原的东部,地势非常险要,和四川盆地几乎是两个世界 。大渡河经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向东流淌,最终在历史名城乐山汇入岷江,全长1000多公里 。著名的旅游胜地峨眉山,就在大渡河与岷江汇合处不远 。
岷江,在明朝末年之前,古人一直认为岷江是长江上游,成都是长江沿岸城市,杜甫诗云:“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认为坐船从成都出泯江可一水直达长江下游的东吴 。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才发现岷江并不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才是 。
古人把大渡河称为沫水,司马相如奉汉武帝之命抚通西南时,“边关益斥、西至沫若水 。”这个沫水就是大渡河 。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就是四川乐山人,他名字的“沫若”就是指沫水(大渡河)和若水 。
自秦朝之后,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一直是中原王朝(含南方大型王朝,如南朝、南宋)重要的统治区域,四川一直是中原王朝与周边部落的相接点,可以说四川的安危直接影响着王朝稳定与否 。在这种情况下,大渡河的重要性就突显了出来 。如上所述,大渡河两山夹一河,距四川盆地较近,是四川盆地的战略屏障之一 。
历代统治者都知道大渡河的重要性,多在大渡河两侧设险关,以御不臣 。大渡河附近的部落也借着大渡河特殊而险峻的地势,经常进攻古称西川的四川盆地 。尤其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西边的吐番和南边的南诏就盯上了西川 。
唐代宗李豫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十月,吐番与南诏联兵十万之众,分三道大举进攻西川 。联兵甚盛,攻州陷县,形势非常危险,唐代宗忧心忡忡,决定派名将李晟(雪夜入蔡州的李愬之父)率兵救西川 。李晟一路将吐番与南诏的联兵打得找不到北,追到大渡河的西岸,又是一场大胜 。此役,联兵惨败,连同饿死、掉悬崖摔死的八九万人 。
对唐朝来说,这场大渡河的胜利,给吐番和南诏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不过由于大渡河是吐番、南诏进取西川的必经之地,即使败得一塌糊涂,该来的还得来 。
此后,吐番、南诏没少在大渡河附近折腾,有时被唐军在大渡河一顿暴打,有时在西川大掠之后,就渡过大渡河逃之夭夭 。到了唐朝后期,主要是南诏围着大渡河在做文章,而唐军一旦守不住大渡河,强悍的南诏兵在平原地区就如入无人之境,攻陷了很多州县 。
比如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十一月,南诏兵渡过大渡河,结果被唐军待其渡河一半而击之,大败 。但南诏兵越来越多,唐军援兵不至,惨败 。随后,从大渡河狼狈逃回的败兵拥入成都,把成都折腾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还是“落雕御史”高骈南下主持军务,把南诏兵打退,并追到大渡河,大获全胜,将捉到的几十名南诏酋长押回成都斩首,大定川人之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