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的估值方法 安进生物怎么样( 五 )


多肽粉有哪些作用?2015-2016年全球多肽市场分析
一、2015-2016年全球多肽市场回顾
随着多肽固相合成技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臻成熟,多肽药物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并已成为国外各医药公司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辉瑞(Pfizer)、默克(Merk)、罗氏(Roche)、礼来(EliLilly)等一些大型跨国医药巨头通过收购或自主研发的形式在该领域投入了巨资,且有多种多肽新药在近几年陆续上市 。
同时 , 国内外也涌现出以ZealandPharma(ZP)为代表的多肽药物研发企业,目前多个ZP系列多肽药物已处于临床前或临床开发中 。1995年至今,在通过各国药品主管部门评审的新药中,约有1/3为多肽或蛋白质药物 。截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70多种由化学合成或基因重组而获得的多肽药物被批准上市 , 并有100多种多肽药物进入临床试验,400多种多肽药物正处临床前研究阶段;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128个候选多肽药物中,已有40个进入Ⅰ期临床,74个进入Ⅰ/Ⅱ期或Ⅱ期临床,14个进入Ⅱ/Ⅲ期或Ⅲ期临床 , 而处于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阶段的多肽药物在代谢类疾病和肿瘤治疗领域占主导地位,Ⅲ期临床研究中的多肽药物在肿瘤和感染疾病治疗领域占多数,其中抗肿瘤多肽药物占40%以上 。
多肽药物市场亦发展迅速 , 其年增长率达20%,远超总体医药市场9%的年增长率,为制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2011年多肽药物全球销售额总计147亿美元,其中有7个产品超过5亿美元: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醋酸格拉替雷(Copaxone)销售额最高,超过40亿美元;用于疗前列腺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亮丙瑞林(Lupron)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另5个多肽药品——奥曲肽(Sandostatin)、戈舍瑞林(Zoladex)、利拉鲁肽(Victoza)、特立帕肽(Forte)和艾塞那肽(Byetta)的销售额为5亿~15亿美元 。可见,多肽药物的市场前景令人欣喜 。
在多肽的氨基酸组成上 , 20世纪80—90年代,含2~10个氨基酸的多肽产品占很大比例;从21世纪开始,随着多肽合成纯化技术的日臻成熟,含多于10个氨基酸的多肽产品逐渐发展起来,多肽药物的品种也随之增多 。此外,多肽药物分子靶点的多样性也与日俱增:其靶点在20世纪80年代仅有4种,90年代达8种 , 而在2000—2008年间增长到13种 。其中,研究最普遍的胞外靶点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其次是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和利钠肽受体家族,且进入临床研究的多肽药物中有70%~90%以这3种受体家族为作用靶点 。目前,随着多肽药物研究的发展,其靶点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和利用,包括细胞黏附分子、通道分子、酶、病毒蛋白、胆固醇、胰岛素受体家族、糖蛋白ⅡB/ⅢA、缝隙连接等 。因此,深入开展多肽药物靶点研究,对开发新型多肽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二、2015-2016年全球多肽需求分析
2015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199.8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37亿美元,2014-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2.8% 。2016年销售TOP10的多肽药物的销售总额已达到171.3亿,比2015年增长了7.3% 。由此可以看出多肽药物的发展劲头和未来的市场潜力 。
三、2015-2016年全球多肽产销分析
图表:全球TOP10多肽药物近三年销售概况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整理
醋酸格拉替雷(克帕松)是梯瓦公司的拳头产品,近年的销售额趋于稳定且一直位居多肽药物市场的首位 。但随着其两代制剂在美国的各项专利逐渐丧失,格拉替雷面临的仿制药竞争将日趋激烈 。而早在2015年4月,Momenta和山德士联合开发的首个克帕松仿制药已获FDA批准,待格拉替雷的相关专利到期,该药即可上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