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三 )


所以,鲁达在渭州城十分霸道,他才是文本故事中的镇关西 。
上文讲到,鲁提辖有童贯的隐喻,但是,他却骂郑屠是“狗一般的人” 。其实,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的鲁达,何尝又不是“狗一般的人”呢?廉防使者(走马承受)虽然肩负皇帝的使命,但却隶属于经略安抚使,这就是鲁达说的“洒家自投老种经略相公” 。鲁达属老种经略相公部下,而郑屠同样投托了小种经略相公,大家彼此彼此,都是“狗一般的人” 。
而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中,施耐庵以吃狗肉,拿着狗腿玷污佛门,照应“拳打镇关西”故事中的情节,此时的鲁智深与鲁达一样,还是“狗一般的人” 。
施耐庵为何要把鲁达、鲁智深赋予这么多的隐喻,写成这样一个性格特征十分复杂的人呢?因为,鲁达原本就是一个从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里逃出来的妖魔 。既然是妖魔,肯定就有妖魔的秉性,要演绎妖魔的故事 。
亦佛亦道,鲁智深侠肝义胆英雄豪迈鲁达打死了镇关西,逃离了渭州城 。但是,施耐庵却在这个故事的末尾埋了一个伏笔,为鲁智深的性格转变和升华做了“预言” 。
却说渭州知府调查了鲁达当街行凶,打死投托小种经略相公的屠户郑屠的案情后,便来到经略府,请示如何处置这件命案 。小种经略相公说:

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个提辖 。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 。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 。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 。
小种经略相公不仅交代了鲁达的来历,还留下了鲁达日后还将回到老种经略相公身边,去边上杀敌 。
鲁智深后来从东京大相国寺逃到了二龙山,与青面兽杨志一起,打死了邓龙,占据了宝珠寺 。鲁智深为何偏偏遇到的是杨志,而不是其他梁山好汉呢?因为,杨志的出现意味着小种经略相公的“预言”开始要进入验证阶段了 。
历史真实中确有杨志其人,《三朝北盟会编》、《梁溪集》等史料中均记载了“招安巨寇杨志”的抗金事迹 。这个杨志与鲁达一样,在种师道、种师中军中担任先锋敢死队队长(选锋首),率领先锋敢死队(选锋军)攻打幽州,抗击金兵 。
宣和四年(1122年),杨志跟随种师道(《宋史》就叫他“老种”)攻打幽州 。对辽国的进攻,就是童贯引出的“宋金海上之盟”,与金国联合,夹攻辽国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就是这段历史的隐喻 。所以,书中的“金二”,隐喻的就是照夜玉狮子的主人,灭掉辽国、北宋的完颜阿骨打第二子完颜宗望 。
因为要隐藏这样一段历史,施耐庵便把“关西五路廉访使”写成了镇关西,以鲁达、“狗一般的人”暗藏了“宋金海上之盟”的始作俑者童贯 。辽国被灭,金国迅速发起灭宋之战,很快就灭掉了这个王朝 。
赵匡胤生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这一年干支丁亥,宋太祖属猪 。宋徽宗把祖宗基业丧失殆尽,不正是郑屠杀猪、卖猪肉吗?
金兵于宣和六年大举进攻北宋,攻打幽州的部队便投入了抗金保境的战斗之中 。这段历史又伏藏在梁山两次对曾头市的作战中,尤其是梁山第二次攻打曾头市,鲁智深、武松、杨志在“北地”会师 。北地,就是《水浒传》中的辽国疆域,段景住偷照夜玉狮子的地方 。
按照《水浒传》前七十回书的其他暗示,鲁智深不但在北地抗金,还将再次回到东京大相国寺,夺了智清的长老之位,成就了佛门正果 。并且,再度“遇林而起”,与发誓要“京国显英雄”的林冲一道,参加东京保卫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