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疹治疗技巧 病毒性皮疹的发病原理


病毒性皮疹治疗技巧 病毒性皮疹的发病原理

文章插图
一、病毒性皮疹怎么治疗效果好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黏膜清洁,口腔应保持湿润清洁,可用盐水漱口,每天重复几次 。一旦发现手心脚心有疹子出现,说明疹子已经出全,病人进入恢复期 。密切观察病情,出现合并症立即看医生 。
2.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皮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皮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 。
3.中药治疗
1)前驱期宜辛凉透表,用升麻葛根汤加减:葛根、赤芍、牛蒡子、银花、杏仁、前胡各10克,升麻、蝉衣、薄荷、甘草各6克 。日1剂分3次服 。
2)出疹期宜清热解毒透疹,方用清解透表汤加减:西河柳、葛根、连翘、银花、紫草、桑叶、牛蒡子、赤芍、丹皮、浮萍各10克,蝉衣、升麻、荆芥、甘草各6克 。日1剂分3次服 。
3)恢复期宜养阴益气,清解余邪,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花粉、桑叶、青蒿、白薇、扁豆、二芽各10克,甘草6克,芦根30克 。日1齐0分3次服 。
二、病毒性皮疹的病情分类1、幼儿急疹:由于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 。病初有发热,体温可达39℃或更高,常突起高热,病初可伴有惊厥,但其他症状不明显,仅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热退后出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 。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积 。
2、水痘: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起病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 。一般为轻、中度发热,接种疫苗的孩子很多不发热 。皮疹主要发生在头皮、面颈部和躯干 。典型皮损呈现由红色斑丘疹→丘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 。水疱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 。
3、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伴随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发热3-4天出现皮疹 。发皮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 。出疹顺序很有特点: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 。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体温减退 。皮肤颜色发暗 。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素沉着,7~10天痊愈 。   
三、病毒性皮疹的外在表现斑疹(macute)可分为红斑、色素增加或减退斑及出血斑等 。红斑又可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三种,前者多为毛细血管扩张或充血引起 。如麻疹、猩红热等;后者为毛细血管扩张或毛细血管增多引起 。如血管瘤及酒渣鼻等 。色索增加斑为真皮或表皮中色素增加引起,如黄褐斑及固定性药疹;色素减退斑为色素减退或脱失所致,如白色糠疹及白癜风等 。出血斑为皮肤中出血引起,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
丘疹(papile)可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大类 。前者为真皮浅层炎症引起血管扩张、充血和炎细胞浸润所致,如毛囊炎性丘疹、湿疹类亚急性期丘疹;后者为各种刺激引起表皮增殖而成,如寻常疣、尖锐湿疣等,或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毛囊口角质增厚形成棘状丘疹,或代谢产物沉积引起如眼睑黄斑瘤等 。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稍隆起的损害称为斑丘疹;丘疹顶部有较小水疱或水脓疱时称为丘疱疹或丘脓疱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