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5年的老牌PE 中国品牌15年( 三 )


持续跟踪境内PE机构的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存在着贸易摩擦和一些投资限制,但在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境内外投资者利用比较优势,同时布局境内和境外市场,外资纷纷进入中国,中资机构积极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 。但中资民营机构在华尔街立足的,寥寥无几 。盛世景这几年的海外投资业绩比较突出,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良好示范效应 。
从困境中找机遇,做危机中“赢家”在盛世景的主营业务中,还有很重要的一块,是困境投资 。
困境投资的字眼,最早进入中国公众视野是在2018年 。当时受中美贸易以及突如其来的金融系统降杠杆影响,成百上千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出现了质押融资的问题 。据盛世景董事长吴敏文回忆,当时整个资本市场的情绪比较低沉 。这种情绪体现在市场上,就是大量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票质押爆仓,较多上市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不少上市公司的股票呈现负反馈,导致市场对上市公司估值体系的崩溃,上市公司的市值严重低于公司本身的内涵价值 。
吴敏文表示:“从做投资的角度来讲,当大批量的上市公司股价低于它应该有的内涵价值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量的投资机会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盛世景开始关注困境投资,并且深入思考,跟踪市场的反应 。”
直到2018年11月1号,国家召开民企座谈会,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提出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
“从投资的角度,我们已经认可了这个事情是具备投资价值的,同时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国家又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当两者结合在一起,困境资产的投资机遇自然就产生了 。”于是自2018年开始,盛世景就将困境资产投资作为公司的重要业务方向,并积极行动,提出应对策略 。
历史上,最早的私募基金就是创业投资基金,上世纪70年代前,主要投资于未上市的成长型企业,这就是经典的狭义创业投资基金 。上世纪80年代后,创业投资基金为满足企业的重组重建,开始将业务拓展到并购领域 。困境投资参与的主要是已上市且处于财务或经营困难的民营上市公司,这种投资不是对未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与投资于二级证券市场的公募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截然不同 。它是一种战略投资,是国内私募投资的进一步升级 。
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整合是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技术进步加快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并购重组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不仅要提升IPO的质量,更要通过积极的并购重组提升存量上市公司的质量 。因此,并购投资与创业投资一样,都是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所必需的 。区别在于,并购重组极具复杂性,要提高并购投资的效率,就需要努力将困境投资标准化 。
据吴敏文介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盛世景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总结出了一套特有的投资策略,并践行在了困境资产投资中 。具体来看,盛世景从大股东的债务情况、上市公司基本面、公司治理情况、股价与质押债权对应平仓线和本息线的偏离程度四个维度,将困境资产投资划分为三种情况,并形成了三大策略:
一、雪中送炭 。当大股东陷入中度债务危机,上市公司基本面良好,公司治理健康,股价处于平仓线以上时,投资方可通过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大股东所持部分股份,帮助改善大股东的流动性;
二、同舟共济 。当大股东有较重债务危机,上市公司基本面良好,公司治理健康,股价处于本息线附近时,投资方可通过协议转让成为二股东甚至阶段性大股东,与原大股东共同经营管理上市公司,原有大股东在条件具备时,通过回购股份等方式,恢复大股东身份;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