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的行情怎么样

养鱼的行情怎么样,养鱼的利润和风险?传统鱼塘一亩的产量大概是800-1000斤左右,不同的鱼种混合 , 亩产也会有差别 。以农村常见的四大鱼家族粗放为例 , 一亩塘产草鱼为300斤,白鲢350斤,花鲢50斤,鲫鱼100斤,按今年鱼价计算,草鱼5元一斤 , 白鲢4.5元一斤,鲫鱼7元一斤,花鲢6元一斤,一亩塘总收入为4075元 。
需投鱼苗成本为 , 白鲢34斤,170尾;花鲢3斤,15尾;草鱼52.5斤,75尾;鲫鱼14斤,140尾 。总投为,按今年鱼苗的价格计算 , 鱼苗投入为435.05元 。
鱼塘的承包成本为 , 村子里现在一个5亩左右的闲置的鱼塘的承包价格为10年2万,平均一年的成本为2000,由于是粗放其他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
【养鱼的行情怎么样】所以一个5亩的鱼塘只养鱼一年的收入为4075*5-435.05*5-2000=16199.75元,看着这利润还可以,但是这是一切都顺利,不愁买家的情况下,如果鱼塘里出现疾病,或者遇上翻塘那这一年就算白忙活 。
其实农村现在闲置的鱼塘现在还是很有利用价值的,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更可以以鱼塘为依托 , 发展休闲农业提高经济效益 。
养鱼的风险就是氧气量和水质的问题 。
现在农村的大多数鱼塘都不养鱼?引言: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大小池塘,都被村集体划分到每家每户,通常都会养一些鱼,或者是村集体以生产队的形式,在池塘里投放鱼苗养鱼,有的池塘还同时种植有莲藕,都非常金贵的利用了起来 。到了春节前,村里人们就会放水抓鱼,然后大家挖藕,家家户户有鱼有藕吃 。在平常农闲的时间里,或者阴雨连绵的天气,队里大人小孩打着雨伞,在公共放鱼池塘的周围,围满了钓鱼人 , 谁钓上来的鱼就是谁的,真是好不热闹 。我记忆最深刻事情并非是鱼,而是雨过天晴的时候,钓鱼时常常能够看到天际那一抹彩虹 。
后来,这种钓鱼的盛况就逐渐消失了 。在一次干旱的年份,抗旱浇地,公用的大池塘边排满了抽水机,不分昼夜的连续两个星期抽水 , 一下子把从我记事起村里从没有干涸池塘里的水抽干了,当然别的池塘也不能幸免 。当时大家抓鱼非常高兴,我认为以后年年还可以这样抓鱼 , 结果是竭泽而渔 。以后的年份,池塘里在雨季还能储存一些水,也就是在一年四季的夏季水足 , 其余三季,多是半干涸,或者全部干涸的状态,鱼儿断断续续的失去生存环境 。
像我这样的村庄,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经济的落后 , 这些池塘渐渐就失去了养鱼的利用价值,肯定要荒废了 。究其原因 , 主要是没有了养鱼的环境 。我们知道 , 鱼离不开优质的水资源 , 虽然说养鱼塘可以使用当地的地下水,但是提高了养殖成本 , 在养殖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下 , 人们就不会去养鱼 。再者说 , 即便是水资源丰富 , 如果当地人口流失严重 , 养殖出来的鱼在当地销量急剧下降 , 销售不畅,养鱼干嘛?好比以前村里人多,大家都参与到养鱼种藕中来,基本上都是为了自己家庭消费,现在村里人少,想吃就卖几条也方便,没有了养鱼的必要 。
毕竟,现在都是专业化养殖,没有一定的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 , 单靠在当地集市上售卖也不理想,村里人都养鱼也不现实 。这种情况,其实和我们当地农村农户不愿意养猪一个道理,已经不是家庭的刚需 。如今,每个人的社会分工更细致化,大家各自生产不同的“物质” , 用钱来流通交换,没必要像以前 , 村里家家户户养牛需要耕地,养猪、养鱼自给自足等 。现在如果村里池塘都养鱼 , 创造不出理想效益,甚至不赚钱而赔钱,还不如去术有专攻好,努力工作多赚一些万能的流通货币,何必非得利用村里池塘去养鱼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