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业能力的思考 对专业能力的理解


对专业能力的思考 对专业能力的理解

文章插图
见字如面 。这是“凯姐说”的第42篇文章 。
【对专业能力的思考 对专业能力的理解】到处都有人在讲专业能力,但是在我看来,大部分的职场人其实都没有什么专业能力 。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有专业能力,一个简单的标准:如果自己离开了,之前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还能不能继续?后续的工作计划还能不能推进?如果只有短期的调整,其他人就可以接续的话,那就是没有专业能力 。
在专业这个问题上,组织和个人是对立的 。对于组织而言,安全的做法是把每一项工作都标准化、流程化,让任何人都变成可以取代的 。对个人而言,专业能力的高低体现为取代一个人所需付出的成本的高低 。个人希望不被取代,有更多和组织谈判的筹码,组织则恰好相反 。
有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多年,觉得自己非常重要,没有自己拧这一下螺丝钉,工作就不能完成 。但是当他不得不从自己的岗位上离开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其他人甚至做得比自己之前更好,或者虽然没有自己那么好,也并不会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转——其实是自己更需要工作,而非工作更需要自己 。这一点,在体制内和大型企业工作的人会更有感触 。
这其实是技术进步造成的 。现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所有的专业能力都在加速折旧,像计算机领域,它消灭旧岗位的速度和创造新岗位的速度几乎一样快 。但是,只要人工智能和真人还有区别,就业市场就需要能解决复杂问题的人 。一项技能吃一辈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与其纠结专业能力,不如把更多精力花在训练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以前我会劝年轻人要多承担一些不同的工作,不是标榜奉献精神,而是承担不同的工作,能够获得更多的视角,从而了解工作的全貌,了解单位的运行逻辑,乃至整个行业、社会的运行规则 。
那些愿意多做一些事情,为此支付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人,未必都是深谋远虑,更像是一种性格偏好 。只是日积月累下来,在其他人没留意的时候,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
当一个人了解了整个事情的全貌,他就可以深度参与其中,拥有更深刻的见解,更多的发言权,甚至获得超过职位本身所赋予的力量,那他就拥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了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看到事情的全貌后找准关键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我会劝年轻人要多承担一些不同的工作,但是现在我基本不劝人了,因为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在意的只是工资和岗位 。想要保住工作,只要让自己的工作业绩不垫底就可以了,否则这份工资收入与付出相比就显得不划算了 。想要升职,与其在工作上精进,不如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人际关系上 。这是另外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 。
这两种逻辑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假如你所赖以生存的系统发生剧烈变革,多年的工作如果没有让你拥有另谋出路的本领,日常花大把时间精力维护的圈子恐怕也很难派上用场 。就像巨轮沉没的时候,甲板上的人只能一起下沉 。
有人说,体制内的稳定是对专业能力丧失的补偿,只要进了体制内就不用再考虑这些问题了 。上一代人这么说,也算是事实 。但是,在社会变革如此剧烈的今天,体制内真的稳定吗?财政重整的地区,需要那么多公职人员吗?生育率锐减的地区,需要那么多教师吗?经济发达如深圳,也已经在降薪了 。体制内人员的真实体感,将离预期中那个“稳定又体面的营生”差距越来越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