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41岁离开伊利,创建蒙牛与老东家掰手腕,如今去哪儿了?


牛根生:41岁离开伊利,创建蒙牛与老东家掰手腕,如今去哪儿了?

文章插图
过去近20年 , 国内最“出圈”的乳制品广告 , 大概是这两条:
伊利苦咖啡的“苦苦的追求 , 甜甜的享受”;
以及蒙牛酸酸乳冠名超女时的“酸酸甜甜就是我 。”
但很少有人知道 , 这两大乳业“对头”的经典之作 , 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
这个人 , 就是曾经的伊利元老 , 而后一手创办伊利最大对手蒙牛乳业的牛根生 。
一无所有的放牛娃 , 靠什么完成人生逆袭创下乳业神话?
好不容易在行业巨头伊利站稳脚跟 , 他为何要执意创业并与老东家发生不快?
三聚氰胺后 , 牛根生又是怎样拯救他的蒙牛帝国?
新股东入驻 , 这位元老又将何去何从?
41岁才开始创业 , 9年时间超越老东家打造第一乳业品牌 , 发展最好时遭遇特大打击口碑几近全毁……
牛根生起伏错落 , 波诡云谲的商战斗争之下 , 其实都是最朴实的人生真理 。
才华初显 放牛小子打造的营销神话
1958年 , 呼和浩特一户以养牛为生的牛姓人家 , 花50块钱买了个孩子 。
没人能料到 , 这个因家境贫寒被亲生父母放弃的苦孩子 , 日后会改变中国乳业整体的命运
养父母给孩子起名“牛根生” , 人如其名 , 成年后牛果然与他人生的重要根基有关 , 成败起落皆与牛奶密不可分 。
为了生存 , 早年的牛根生做过很多工作:喂马、卖菜、泥工……
【牛根生:41岁离开伊利,创建蒙牛与老东家掰手腕,如今去哪儿了?】最终 , 他还是回到自小就熟悉的行业 , 在1978年正式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奶牛场的一名养牛工 。
他的传奇 , 自此正式拉开帷幕 。
做了5年养牛工后 , 牛根生终于等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得以进入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总厂(即日后大名鼎鼎的伊利)工作 。
虽然最初只能从最基层的洗瓶工做起 , 但牛根生勤敏好学踏实肯干 , 一步步从车间主任、分厂厂长、总厂副厂长升任至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
1997年 , 牛根生独特的营销才华第一次展露头角 , 在他的精心策划下 , 乳业界第一次席卷全国的广告风暴应运而生 。
伊利苦咖啡冰淇淋广告词“苦苦的追求 , 甜甜的享受”被推广得街知巷闻 , 广告语巧妙地运用“苦”和“甜”的对比 , 将产品特色阐述得淋漓尽致 , 让人看后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
依托出色的营销 , 苦咖啡这一个单品的年销售额就高达3亿 。
苦咖啡营销大获全胜后 , 牛根生一鼓作气 , 及时抓住亚特兰大奥运会这个超大社会热点 , 为伊利雪糕做了一系列成功的营销 。
经过他的妙手推动 , 伊利雪糕年销售额额飙升至7亿元 , 而雪糕这个产品品类 , 在10年前的销售额仅为15万元 , 销售额实现了质的飞跃 。
出色的业绩 , 为牛根生赢得了“中国冰淇淋大王”的美称 , 他分管的领域 , 也占了伊利所有产品总销量的80% , 成为当之无愧的销量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