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为什么得黑斑

对虾为什么得黑斑,对虾白斑病好治吗?一般病毒性白斑病高发期为放苗30-45天左右,影响3-6公分的对虾的成活率 。感染病毒性白斑病的对虾,严重的会出现摄食下降、红体、游塘,一旦出现游塘基本会大量死亡,难以控制 。
二、虾白斑病的症状
早期白斑病在头胸甲上可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多,不易观察到,此时对虾胃内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 。中晚期白斑病白斑大且连成片 , 严重的全身甲壳都有白斑 , 胃内空无食物,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头胸甲容易剥离 。
白斑分细菌性白斑和病毒性白斑 。细菌性白斑可控制;病毒性白斑在发生早期未扩散前(俗称“未开花”)有治疗的价值 , 一旦扩散基本无法治疗 。
三、影响白斑病发生的可能因素
1.苗种因素及体质因素
2.养殖池塘底质情况恶化
3.水质环境恶化
苗种病毒隔离的不彻底或苗种体质弱是白斑病发生的基本因素 。在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病毒性白斑病经常发生在底质或水质条件恶化的池塘;有时一次不当的换水或加水 , 抑或改底不及时甚至气候引起的应激都有可能造成白斑的发生 。
四、 虾白斑病的预防方案
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1.放苗15天后
内服: 芪黄素+ 金美康+生泰蓝 3-4天/周,2餐/天 , 连用2周 。
提高对虾体质、增强免疫水平,减少感染的几率,从基层上防止病毒的侵袭 。
2.白斑病易发、高发季节或放苗25-30天内
外泼 金美康+天清素+生泰蓝连用两次
内服 金美康+芪黄素 3-4天 2次/天
3.放苗20-25天需要进行底质处理 , 减少病毒白斑病诱发的环境因素
控制和杀灭底部的致病菌;改善底部环境,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对虾的侵害 。
外泼: 本草粒粒净+底改
五、虾的白斑病怎么治?
发病后及时将病虾隔离,及时将死亡虾捞出进行深埋处理,控制病害进一步扩散 。在这里以南美白对虾白斑病为例,介绍下对虾的治疗方法,以控制病情 。
如果确定对虾白斑病尚属初发期,大多数对虾胃内充满食物,即可对症治疗 。
治疗白斑病应以内服药为主 , 结合水体泼洒中草药制剂及水体消毒 。消毒前先泼洒中草药制剂 , 目的是为了减少死亡 。
内服药由抗病毒药(大多为中草药制剂)、强抗菌药、保肝护胆药和维生素类药物组成处方 。
西药对付病毒病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无能为力,而中药可显神威 。抗病毒中草药制剂种类不少,有病毒刹星、对虾抗毒净、对虾解毒散、对虾病毒净;非中草药抗病毒制剂有百毒净(成分利巴韦林);强抗菌药有虾病消、虾病宝、伟达康等;保肝护胆药有肝胃宝、虾肝宝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维生素C应选用包囊型,非包囊型维C损耗大,疗效不确定 。外用水体泼洒中草药制剂可选虾用泼洒剂 。水体消毒可用碘制剂、海因类消毒剂 。
※注意:在选择中草药制剂治疗白斑病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配伍中必须有一剂中草药有效成份提取剂,否则见效慢,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而在预防用药时,为了节省成本 , 可以多使用中草药微粉剂 。同时 , 养殖水体消毒和使用生物制剂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也十分重要,另外,预防对虾白斑病一定要注重实效,若大多数南美白对虾已不摄食,则用药意义不大 。
椒盐虾怎么做?1、虾去头备用,葱切丝,香菜切段 。在虾的背部开一刀,这样可以把虾线拿出来,还可以把虾炸得酥脆 , 炒得更入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