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出生有黄疸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为什么小孩出生有黄疸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文章插图
一、导致黄疸的病因有哪些呢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百分之五十的足月儿和百分之八十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可以消退,但一般不超过2周;而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7-9天可以消退,最长可延长到3-4周 。对于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多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能有效帮助退黄,但不要让宝宝直接在猛烈的太阳下照射,以免强烈的紫外线伤害了宝宝稚嫩的皮肤 。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一般发生在健康足月的母乳喂养儿上,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3-4天,可持续2-3周甚至2-3个月才消失,但除黄疸外,宝宝其他方面是正常的 。经医生检查诊断是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可以暂停母乳喂养一段时间,黄疸即可渐渐退去 。
母婴血型不合
母婴血型不合而导致的宝宝黄疸多数出现在出生后2-3天,常见的是ABO溶血,即母亲是O型血,宝宝是A型或B型血,宝宝除了黄疸外,还可能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的特征 。一旦被确诊为是新生儿溶血,一定要尽快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绝不可拖延,否则,黄疸进行性加重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如不及时治疗,宝宝可能很快会死亡,即便幸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
药物性黄疸
磺胺等一些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导致病理性黄疸 。有报道,母亲在孕期使用过非那根、安定等药物,会导致新生儿出生后黄疸加重 。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用药一定要谨慎,所有药物的使用,都要咨询过专业的医师,切不可擅自用药 。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肠蠕动减慢,影响胎粪的排出,导致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最终使黄疸加重 。对于这类宝宝,除了黄疸外,还可伴有嗜睡、活动少、反应迟钝、喂养困难等症状 。
二、预防黄疸有哪些方法
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卫生,食饮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
2、妇女如有肝炎史或曾生病理性黄疸婴儿者,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预防性服药措施 。在分娩时应加强监护,产后也应对婴儿进行严密的监护,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 。
3、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
4、婴儿出生后就应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及时了解黄疸的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
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
三、新生儿黄疸患者要做的检查
1.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 。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
2.其他辅助检查
(1)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 。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