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满洲旗人喜欢吃的蚕茧蚕蛹


老满洲旗人喜欢吃的蚕茧蚕蛹

文章插图
故事里的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旗人好吃,常有关于吃吃喝喝的故事,好似这个满洲旗人偏好就是吃货 。我也关注过满洲文化的各种平台,除了现在相对我理解为积极进步的学习满文满语,其余的,我觉得涉及满洲人吃喝的话题很多 。也或许我们这个满洲人生性久胆子小,闲聊时多都莫谈国事,坊间倒是都乐意聊聊吃喝,又惬意,又能顺便吹吹牛 。
辽东凤凰城白旗的老满洲旗人家里,到了现在这个秋后时节,有贵客登门,炒一盘蛹,那是挺上讲究的待客之道 。蚕蛹是美味,爆炒、干煸、水煮了用小葱凉拌,那都是人间难得的美味 。讲究的旗人还说这个蚕蛹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倒是一种优质蛋白的补充渠道,老人、孩子和病号都适宜吃点蚕蛹 。
蛹,在辽东凤凰城又叫茧蛹、蚕蛹,分活蛹和水巢蛹,一般认为吃水巢蛹更安全和卫生 。
茧蛹是辽东凤凰城白旗的特产,黄白二旗放蚕捞茧从嘉庆也那会儿就开始,根子是山东家的伙计带来了的种 。蚕茧生产原本辽东老满洲旗人没有,这个是山东家人的本事,也是从山东家带来的营生 。老满洲旗人到辽东看边之后,招录庄户和佃户,朝廷发贴片路牌,从山东和直隶热河陆续招募一些民人,有山东家伙计店家和匠人,有热河流民和服役 。
这期间,就有山东家人在乾隆爷后期、嘉庆爷前后,带来了茧种种,利用辽东凤凰城白旗与山东家丘陵地带相近的特点,放蚕,抓茧 。经过小二百年的发展,到了上个十九世纪末期,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旗地的蚕茧就成了气候,光绪爷开禁东边,山东巢丝老板冲着凤凰城大茧,开始在辽东设立巢丝作坊,加工生丝,织纺生绸硬绢 。到了民国初期,巢丝就成了辽东东边道安东省最重要的产业,经济规模仅次于当时的黄豆榨油作坊,收入水平甚至超过鸭绿江木材加工产业,为辽东第二大产业 。
上个世纪初,也就是头十年,日本人特别得意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旗地出的生丝,柞蚕丝比较南方人工饲养家蚕桑蚕丝要粗和硬,不过这天然的野生柞蚕丝光亮白嫩,又格外坚韧,品质倒是格外的好 。日本人到了满洲旗地之后大肆采购,设厂加工,成了优质丝绸的原料,尤其制作加厚的重磅丝绸,这个柞蚕丝特别好 。制作的丝绸面料挺拔厚实,色泽鲜艳 。从那以后,辽东柞蚕放养、巢丝和丝绸整染织绸都有了大发展 。
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日本人的主导下,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故地形成了完整的柞蚕试验农场、蚕业技术推广中心、茧种站、柞蚕研究所、蚕科所、蚕业站,还组建了柞蚕专业的农业学校;丝绸方面在辽东凤凰城和安东成立了丝绸纺织学校、丝绸检验鉴定所、丝绸研究所 。各种规模的蚕场,茧站,巢丝厂,绸厂,印染厂,绸缎行,应运而生 。蚕茧和丝绸行业出现了大发展 。解放以后,围绕着这个基础,人民共和国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产学研齐步大发展,成辽东凤凰城老满洲故地的支柱产业 。
说了半天,好不热闹 。其实这个蚕茧、蚕蛹就是一个昆虫,成虫叫蛾,个头特别大,展开翅膀也有一巴掌大,可以说是最大的飞蛾 。这种大昆虫一生几辈都有意义,用我的话说一生都好吃 。成虫是蛾子,蛾子在夏天温度最高,湿度最大的时候,雌雄进行交配,然后产卵,民间俗称梢子或甩籽 。虫卵经过三十度高温孵化,就变成幼虫,幼虫叫蚕,是一种软体,带毛,多足,爬行的虫子,从肉眼近乎看不到的微小虫子,靠吃辽东山上特有的柞树树叶,很快就能长成比成人食指还要大的大毛毛虫,样子特别凶悍,大个的绿色大虫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