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能治好吗 胶质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二 )


肿瘤增大 , 局部颅内压力最高 , 颅内各分腔间产生压力梯度 , 造成脑移位 , 逐渐加重则形成脑疝 。幕上大脑半球肿瘤可产生大脑镰下疝 , 扣带回移过中线 , 可造成楔形坏死 。胼周动脉亦可受压移位 , 严重的可发生供应区脑梗塞 。更重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 , 即颞叶内侧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后颅窝移位疝出 。同侧动眼神经受压麻痹 , 瞳孔散大 , 光反应消失 。中脑的大脑脚受压产生对侧偏瘫 。有时对侧大脑脚压迫于小脑幕边缘或者骨尖 , 产生同侧偏瘫 。脉络膜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亦可受压引起缺血性坏死 。最后压迫脑干可产生向下轴性移位 , 导致中脑及桥脑上部梗死出血 。病人昏迷 , 血压上升 , 脉缓、呼吸深而不规则 , 并可出现去大脑强直 。最后呼吸停止 , 血压下降 , 心搏停止而死亡 。幕下后颅窝肿瘤可产生枕骨大孔疝 , 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疝出枕大孔 。严重时延髓腹侧压迫于枕大孔前缘 。幕上肿瘤亦可伴发枕大孔疝 。致延髓缺血 , 病人昏迷 , 血压上升 , 脉缓而有力 , 呼吸深而不规划 。随后呼吸停止 , 血压下降 , 脉速而弱 , 终致死亡 。
三、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 , 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 。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 , 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
2、头痛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 , 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 , 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颅神经而产生头痛 。大多为跳痛、胀痛 , 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 , 一侧大脑半球浅在的肿瘤 , 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头痛开始为间歇性 , 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 , 头痛逐渐加重 , 持续时间延长 。
3、呕吐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 , 可先无恶心 , 是喷射性 。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著 , 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 , 故呕吐较突出 。颅内压增高可产生视乳头水肿 , 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 , 视力下降 。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 亦致视力下降 。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 , 常致麻痹 , 产生复视 。
四、胶质瘤的检查有哪些
患者有临床表现后 , 就诊时最常做的检查包括头颅CT与MRI 。
1.头颅CT
可以初步判定是否有颅内占位 。胶质瘤在CT上 , 往往表现为脑内、低信号的病变;低级别胶质瘤一般无瘤周水肿 , 高级别胶质瘤往往伴有瘤周水肿 。此外 , CT在发现是否有肿瘤出血以及钙化 , 优于磁共振 。瘤卒中发生的出血 , 在CT上表现为高信号 , 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肿瘤伴有钙化的发生 , 提示肿瘤的病理类型为少枝的可能性大 。
2.磁共振成像(MRI)
在显示肿瘤的部位、性质等方面 , 要优于CT检查 。低级别胶质瘤在磁共振上往往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脑内病变 , 主要位于白质内 , 与周围脑组织在影像上往往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 , 瘤周水肿往往较轻 , 病变一般不强化 。高级别胶质瘤一般信号不均一 , T1低信号、T2高信号;但如有出血存在 , 则T1有时也有高信号的存在;肿瘤往往有明显的不均一强化;肿瘤与周围脑组织界限不清;瘤周水肿较为严重 。有时 , 胶质瘤与其他的病变 , 例如炎症、缺血等 , 不是很容易区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