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苗养殖方法

海参苗养殖方法,12亩海参池放多少斤参苗?12亩海参池大约放36000头-60000头参苗 。
一般一亩3000-5000头 。
合理的放苗密度应根据养殖方式、技术水平、换水条件和饵料供应等状况来决定 。目前海参池养大多数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为保持池内存养量,每年即需要补放苗种,一般春季放苗池塘,在秋季或翌年春季补苗;秋季放苗池塘,在翌年春季或秋季补苗 。
为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 。一般在低密度2000头以下/亩和高密度20000头以上/亩存养量都是不利的,通常以3000~5000 头/亩为宜 。
海参养殖最怕什么?海参养殖最害怕的就是水下温度高,温度一高 , 它们就活不成 , 容易烂在海底 。
尹代彬告诉采访人员,老尹家国家级海洋牧场最大的好处就是抗高温、抗台风,由于水够深,所以阳光照进来的时间短 , 这样海参每天就能增加4个小时左右的进食时间,而且海洋牧场里的海水四季基本保持恒温,将海参进入夏眠的时间推迟半个月左右,最大程度上增加了海参的进食时间,促进海参生长 。
怎样养殖海参?目前的海刺参养殖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大棚养殖,第二种叫虾池养殖,这两种养殖方式所出产的海刺参品质较差,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在海中生长的特点和习性 。第三种叫围堰养殖,即在较浅的海域用水泥等围起一片海域,把参苗投入到其中养殖 。第四种养殖方式叫做底播增殖,即在自然海域中投入参苗,让其自然生长 。
相比较而言,底播增殖的方式最接近野生海参的生长习性 , 但这种方式也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就是成本过高 。采用大棚、虾池及围堰养殖的刺参,由于可以大量添加生长素、抗生素等添加剂 , 海参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都很高,仅需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便可上市;而底播增殖的刺参却需要至少三年的生长周期,且面临因海参苗投放密度高做造成的死亡率较高问题,仅此一项的成本就大幅增加 。因此,现在采用此种方式来养殖刺参的企业并不多 。而真正采用底播增殖方式培育出的刺参,其售价基本都高于普通养殖刺参50%以上 。
春季海参保苗技术?海参病害的发生期通常在春季伊始,如果控制不好,便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提高海参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要注意春季海参养殖 。以下就春季海参养殖技术做个介绍 。
春季海参养殖技术
春季海参养殖技术
一、水体消毒和水质调节
由于冬季长时间的封冰,池塘底质和水质得不到曝气,水环境中有害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积累造成水质和底质差 , 海参直接摄食底质微生物 , 底质不好容易引发海参肿嘴、化皮病等疾病,所以应投放消毒剂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消毒 。建议使用二氧化氯或者聚维酮碘,待药效完全消失后,再投放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塘底质 。有增氧设备的池塘每天中午气温高时进行小气量增氧,开启时间15—20分钟左右,彻底改善水环境 。
二、换水
池塘冰层融化后换水要极为慎重 。因为这个时期上游河水融化 , 海水的各项指标很不稳定,河流和养殖区池塘换水带来的海水污染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此阶段大排大灌使海参适应的水环境发生骤变,海参易出现应激反应而发生疾病 , 所以建议融冰后个大潮不进水或者少量进水 , 之后进水需注意海水的各种理化指标 , 忌大排大罐 。
三、控制草类的繁殖
很多海参圈春季大量生长黄管菜、绿管菜之类的低温水草,使池水清瘦 。目前采用的控制方法有药物、微生态制剂、改变透光度和人工捞取 。初春时,水草量一般不会过大,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和人工捞取的方法,若利用药物扑杀 , 需在杀草后进行人工捞取并改良底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