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棚通风方法( 四 )


6、夏季:夏季昼夜外界气温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 , 否则易导致肉鸡特别是接近出栏时的肉鸡发生中暑死亡现象 。夏季天气炎热时,除将四周棚膜和所有通气孔、门、窗等敞开外,还可安装数个电风扇进行降温 。也可在棚内放置3~4排塑料软管通上凉水让鸡趴伏在上面进行降温,经试验证明,这一办法对防止肉鸡中暑十分有效 。另外 , 还可结合消毒,经常用凉水对鸡群进行喷雾,这样对降低棚温也有作用 。酷热时,对于40日龄以上的肉鸡要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不超过 8只 。
7、 冬季:冬季外界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常在0~10℃范围内,最低可达零下10℃ 。而棚内温度要求一般不能低于18℃,要达到这个目的 , 首先可在棚1m线左右处用砖或秸秆垒建一排2m左右高的护围,以阻挡寒冷北风对大棚的侵袭 。二要将全部棚膜关闭,当有阳光时,东西棚前坡约0.9~1.om的草苫于掀起,南北棚早掀东侧苫子,下午掀西边苫子 , 有利棚内提温 。在夜间或阴雨雪天气,可将棚全部封闭,必要时可生1~2个炉子,对棚内进行提温 。另外,冬季肉鸡饲养密度可提高到10~12只/平方米,这样也有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 。冬季饲养肉鸡另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是棚内有害气体的排除问题,因为通风过大不利于棚内保温 。解决的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棚顶及两侧山墙的排气孔 , 白天有阳光待温度升高时 , 打开排气孔 。二是经常用干沙替换污染的垫料,有利于棚内温度的保持和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 。
8、育雏温度的控制:育雏的温度较高,可将大棚无门的一端隔离(约占总面积的1/5~1/4),中间用薄膜遮挡,内生1~2个火炉(烟筒直径为14~18cm)进行提温育雏 。有条件也可用地下火道供温 。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要求逐渐下降,饲养面积增加,可按要求逐步降温,扩大饲养面积,直至拆除挡膜 。
肉鸡养殖大棚的养殖技术
1、饮水:雏鸡刚接入育雏棚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在3~5日龄内最好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应一致,以后改饮凉水,这样可刺激雏鸡的食欲 。除了投药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饮水供应不能间断 。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 。饮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 。
2、喂料:刚进雏时饮水后2h喂料 。最初5~7日龄可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塑料布或饲养盘上让鸡采食 。为节省饲料减少浪费,自4~5日龄起 , 应逐渐加设料桶,7~8日龄后全改用料桶 。除第2周需要限饲外,其他时间自由采食 , 即任其吃多少喂多少 。第2周实行限饲喂九成饱可减少肉鸡猝死症的发生而不影响后期体重 。饲喂次数应适宜 , 一般第一周每天喂8次,第二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栏每天喂5~6次 。一般每20~30只鸡需要一个料桶 。料桶放置好后 , 其边缘应与肉鸡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过多,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 。目前肉鸡的饲料配方一般分三段制:0~3周龄用前期料 , 4~5周龄用中期料,6周龄至出栏用后期料 。应当注意,各阶段之间在转换饲料时 , 应逐渐过渡,有3~5d的适应期,若突然换料易使肉鸡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引起鸡群发病 。
3、大棚肉鸡的疾病防疫程序
①免疫程序:4~5日龄肾型鸡传染性油乳剂灭活苗每只鸡0.25ml肌肉注射 , 7~9日龄鸡新城疫iv系苗+传支h120二联苗点眼、漓鼻各一次(或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0.2ml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14~16日龄法氏囊中毒苗一倍量饮水或法氏囊冻干弱毒苗双倍量饮水,26~28日龄法氏囊中毒苗双倍量饮水,31~33日龄鸡新城疫iv苗双倍量饮水(如7~9日龄已注射过新城疫油苗可免此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