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室性早搏的诊断 怎么治室性早搏( 二 )


1、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简称早搏 。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 。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
2、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 。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 。窦性过早搏动罕见 。
3、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
四、室性早搏会有哪些特征
室性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 。这主要由于早搏后的心搏增强和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引起 。有时患者会有心前区重击感及头晕等感觉 。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早搏更为频繁,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如果室性早搏触发其它快速性心律失常则可出现黑蒙及晕厥症状 。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常诉说心悸、胸部有“撞击感” 。大多数在心脏听诊时即可做出诊断,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的第一心音响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这些特点与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时间较长,属于完全代偿间歇 。如果室早频繁发生,有时不易与心房颤动区别,可让病人活动一下,若体力活动后,病人心率加快,而节律趋于规则,则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人体活动后,窦性频率增加,克服了异位心律的显示 。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多见于洋地黄中毒,不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二联律,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早搏多见于正常人,要判断室早的性质,必须综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烟、酒等一些诱因引起,多属于功能性的,一般勿需治疗 。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