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虾塘水混怎么办( 三 )


或许是因为和康熙的皇四子胤禛(雍正)的年岁极其靠近,胤祺和胤禛其实是有些亲密的,胤祺给人的感觉宛如春风拂面,胤禛也很愿意亲近这个兄弟 。
作为清朝的皇子,日子也并不只有潇洒,也有平常人感受不到的枯燥 , 比如他们六岁起就要每天天没亮便早起读书学习,出了文科以外,也还要把骑射和功夫练好,如果练不好,那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爵位”,假如皇帝父亲还在世那倒没什么,但是后代子嗣却是不好过 。
而这些日常功课中,胤祺的表现并不落后 , 甚至有些突出,这让康熙非常开心,加上康熙对宜妃是非常宠爱的,爱屋及乌,胤祺不止一次被康熙高度称赞,在胤祺成年后,康熙也开始给他安排了很多“工作”,让他适应朝政 。
在康熙诸子一同进步、发展的时候 , 有一种隐患在他们父子之间隐隐地生根发芽 , 那就是“储君”和“皇权”的矛盾 。
康熙很长寿,太子胤礽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都没有看到自己登基的希望,而康熙早年以大量的“帝王之学”教导胤礽,就是希望胤礽成为一个比他更好的皇帝,只是他也没想到的是,胤礽心中的“果实”就已经要落地了,他却还没有离开人间 。
于是乎,“预备”皇帝胤礽和康熙发生了很多摩擦,太子竟也开始威胁到了皇权,为了消弭这种矛盾,康熙能做出的对策就是:让儿子们开始争夺“太子之位”,目的也很简单,把储君和皇权的矛盾,转移为皇子们和“继承权”的矛盾 。
这便是“九子夺嫡”的根本逻辑 。
在康熙四十七年 , 康熙第一次废掉了胤礽的太子之位后,他的儿子们”各显神通”,都想把这个太子之位抢过来坐一坐,其中以大阿哥胤禔、废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为主要争斗者,而这里面的胤禩又是一个十分会拉帮结派的人 , 受到的支持力度最大 。
第二年 , 也就是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做了一个举动让九子夺嫡达到“白热化”的层次 , 那便是给皇子封“和硕王爵”,可康熙却不是给每一个儿子都封,他只给三个人封王,这三人分别是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 。
那么康熙为什么这么做呢?
结合当时的局面来看 , 康熙这样做是为了把这三个人的“地位”抬高,以便他们在九子夺嫡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说白了,这就是在变相削弱胤礽、胤禩等人的优势 。
可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胤祺即便被封为了“和硕恒亲王”,他也没有参与进九子夺嫡的“斗争”中,关于康熙四十八年到康熙六十一年的康熙诸子的“明争暗斗”中,几乎没有胤祺的痕迹,而胤祺又一直被康熙委以重任 , 仿佛胤祺就是一个独特的“局外人” 。
其实要说胤祺为什么没有参与进九子夺嫡之中,这里面最明显的就有三个原因:
第一,胤祺没有附庸党派,个人立场明确 。
假如把九子夺嫡分为两个阶段,那么第一个阶段,我们不应该解读为“九子夺嫡”,而是“三子夺嫡” 。
这“三子” , 就是大阿哥胤禔,废太子胤礽 , 八阿哥胤禩 。
而其他的皇子,要不就是像胤禛一样,根本没有表现出“夺嫡”的欲望和野心,要不就是像九阿哥、十四阿哥一样,自己本身只是胤禩的“党羽”,不是夺嫡的主要参与者 。
在这一个阶段中,胤祺和胤禛其实是很像的,包括三阿哥胤祉都是如此 , 他们三人都好像对“夺嫡之事”丝毫不在意 , 既不争取,也不站队,只做自己的分内事,而康熙在康熙四十八年给他们封亲王爵位,未免不和这个原因有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