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籽酱的阶层跃升拯救了鲟鱼 鲟鱼鱼子酱等级( 四 )


在消费市场上,一些已经具备实力的鱼籽酱经销商,早已经敏感地嗅到了变化,「颇有远见」地把业务布局到了大西洋对岸 。
里海北部正在遭受严重的生态破坏,而在另一块大陆 —— 新泽西州的特拉华河直到 19 世纪上半叶依旧清澈见底,渔产丰富 。原住民并排扎起独木舟,像严阵的骑兵扫过湖面,一旦发现湖底「巨大的怪物」,就用葡萄藤编成的绳索和鹿角做成的鱼叉套猎 。对原住民来说,春季捕猎,更像是田园诗般的休闲,没有人意识到鲟鱼和鱼籽酱的价值 。
对原住民来说,春季捕猎,更像是田园诗般的休闲,没有人意识到鲟鱼和鱼籽酱的价值 。? pexels
1876 年,德国 Dieckmann & Hansen 公司派出两名代表,在美国寻找新的鲟鱼资源 。当代表发现这些原住民仅以不到两美元的价格卖掉鱼肉(腌鲟鱼肉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盐分,性价比极高,是种植园奴隶主的最爱),卖不掉的鱼卵要么喂猪,要么直接连着内脏丢掉,用脚趾头都能想象出他们的震惊 。看起来,过去三十年来,在东北部落地的小型鲟鱼加工企业,都没掀起什么风浪 。
德国人带来资金和欧洲广阔的市场,加之俄罗斯人的捕捞经验,很快,美国东北部的主要河流上都建起了鲟鱼捕捞站 。随着北美第一波鱼籽酱风尚流行,美国特有的几种原生鲟鱼(包括白鲟、大西洋鲟、湖鲟和匙吻鲟)的渔获量疯狂增长 。特拉华河的野生鱼籽酱巅峰期年产量高达 670 吨(按照平均一条鱼的鱼卵为自身体重的 12~18%,且仅有雌性才产卵,可以反向推算一下鲟鱼的捕捞量) 。里海故事又被复刻了一遍:特拉华河中的鲟鱼产量以每十年少一半的速度滑坡 。
欧洲与美国之间鱼籽酱双向贸易还在增加:一边是里海北部的鲟鱼资源枯竭,经销商又盯上了中俄交界的阿穆尔河 —— 那里的鲟鱼同样能出产高品质的鱼卵,刚好弥补日渐稀缺的里海鱼籽酱 。同时,经销商研发出尊贵的盎司级小罐装,找到了从消费者钱包里取得更多钞票的方法 。另一边,北美鲟鱼卵普遍偏小,风味更弱,品质上属于二流鱼籽酱 。最差的一档被送至当地酒吧,当作免费赠送的下酒小菜,因为盐度高,可以顺便带动酒的销量 。品质稍微好一些的,运到欧洲之后,用俄罗斯风格的容器再包装一次,有的甚至被贴上「产自阿斯特拉罕」的标签(阿斯特拉罕的生产商对此异常生气) 。欧洲人买到以次充好的产品也就罢了,不少鱼籽酱在欧洲「镀金」之后,兜兜转转一大圈,又回到了美国人的餐桌上 。
与伏尔加河的情况一模一样:东北部快速工业化导致严重的污染,改变了鲟鱼的生态,近乎于畸形的供需关系导致滥捕和偷猎无人监管,大西洋这一侧,鲟鱼也岌岌可危 。1904 年,东北部的渔民聚集在费城,成立了「鲟鱼渔民保护协会」,试图达成一个具备约束性的捕捞共识 。虽然这个协会依旧保护的是渔民而非鲟鱼的利益,但积极的信号是,人们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有所行动 。
因为一战,俄罗斯的渔民被召至战场,鲟鱼的捕捞暂停,人类社会的动荡反而给鲟鱼种群一个喘息的机会,里海鲟鱼数量也在接下来的六七年间缓慢回升 。
苏联时代,高层注意到,鱼籽酱在欧洲已经完成精英化,想要换回采购火车头、卡车与拖拉机所需的现金,卖鱼卵比卖石油更简单 。鱼籽酱的生产与销售又一次被国家控制,莫斯科拥有世界上 90% 的鱼籽酱产量 。
好景不长,仅仅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罅隙中短暂的残喘,鲟鱼严重超载的卵巢无法撑起快速工业化的苏联 。政府终于决定拯救几近倒塌的鱼籽酱产业:1959 年起,鲟鱼人工孵化和繁育技术落地,沿着几条鲟鱼产卵的主要河流,建立孵化养殖场,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把上亿尾的鱼苗投放回里海;紧跟着在 1962 年,里海禁渔令颁布,让鱼苗安度童年 。不得不承认,基于「人类统治自然」的这个出发点,这是卓有成效的方法 。虽然这让「黑金」的成色略有下降(即人工养殖逐渐取代野生),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渔业仍然扮演国家经济中的重要角色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