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养鱼亩产多少

水库养鱼亩产多少,水库养鱼一亩放多少苗?新建水库鱼种投放应做到:草食性鱼为主,肥水性和杂食性鱼为辅;多养中上层鱼类,少养底层鱼类 。
放养数量要根据水面面积、水源状况、增氧设备 。鱼种大小和养殖技术综合考虑 。一般按每亩水面(指能常年稳定保水水位时水面面积)放大规格鱼种500-1000尾 , 产量200-500公斤 。鱼种搭配比例:草鱼团头鲂60%、鲢鳙30%、鲫鱼及其它鱼10% 。鱼种规格:草鱼每公斤10尾以下、团头鲂每公斤15-25尾、鲢鳙鱼每公斤10-20尾 。
千岛湖养殖条件?千岛湖又名新安江水库,是国内有名的深水人工湖,也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战略水源地 。1959年,新安江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当水位达到108米时,库区面积为583平方公里,相应库容为178亿m3 。湖面岛屿众多 , 面积在3亩以上的岛屿就有1078个,这也是千岛湖名称的由来 。
关于千岛湖在1998~1999年连续两年爆发蓝藻“水华”一事,大家可能都已有所耳闻 。但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千岛湖自建成以来就是一座重点“鱼库”,渔场在成库当年就投放了大量的鲢鳙鱼种 。时至今日 , 湖区的鲢鳙放养已有60年历史,良好的水文条件、充沛的饵料使得鲜鱼产量逐年增长,如今年产超过250万公斤 。
千岛湖凭什么成为“鱼库”?
千岛湖是钱塘江流域的重要水源点,鱼类结构、生态环境无一不根植于钱塘江 。在认识千岛湖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钱塘江 。
钱塘江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江,也被称为浙江、罗刹江、之江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部的怀玉山 , 全长588公里,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公里 。自干流相继建成新安江和富春江两大水利枢纽后,钱塘江就自然被划分成了上、中、下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新安江、富春江以及钱塘江河口段 。
新安江水库储藏的水量占钱塘江流域总量的30%左右,巨大而优良的水资源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 发展渔业的优势可谓是得天独厚 。千岛湖之所以能成为全国著名的“鱼库” , 与这里的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 。
首先是鱼多 。根据1984年的渔业调查,千岛湖共有83种不同的鱼类,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鲢鱼和鳙鱼以外,水库中还有鳜鱼、鳡鱼、鲌鱼、银飘、密鲴等多种经济鱼类 , 品种丰富 。
千岛湖野生鳜鱼
当然,鲢鳙始终是重点的发展对象 。早在1981~1991年,当地渔场投放的鲢鳙鱼种就达到了616万公斤,平均每年投放56万公斤 。大致换算下来 , 平均每亩水面放养0.85公斤(10尾左右) 。在人为管理下,湖区70%以上的产量都是由鲢鳙贡献 , 单一化趋势明显 。
其次是饵料足 。作为典型的山谷型水库,千岛湖平均水深30米,最深处有100多米,水量充沛,饵料丰富 。通过对生物量进行监测,有专家认为:千岛湖平均每亩水面可生产1000~1500公斤的浮游植物,按照30%的利用率、40的饵料系数来估算,那么每亩水面能生产7.5~12公斤的有机鲢鳙!
最后就是环境复杂,产卵场众多 。库区水面广阔 , 小岛和沙洲数不胜数,为鱼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环境 。自1959年蓄水以来 , 湖水和山体之间的淹没线达到了1400多公里 , 由于季节变化,水位会出现9米的落差,水草类型多,为鱼类的繁殖提供了绝佳的产卵场 。另外,渔场保有的亲鱼培育池每年也能贡献可观的苗种量,甚至成为了增殖的主流渠道 。
千岛湖的“两大难”
毋庸置疑,千岛湖的有机鲢鳙为淳安县带来了巨额财富,也拉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样也带来了两大难题:第一是捕捞,第二是如何确定放流比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