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什么好

稻田养殖什么好,青蟹在咸水稻田的养殖技术?用作养蟹的稻田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 。蟹是水生经济动物,必须依水而生,因此要有足够的水资源,随时能调度供应,且没有工业污染,水质成份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渔业水质标准要求,能排能灌 。
(2)田块的水质条件好 。最好选用壤土土质的田块,较肥沃,保水性能好 , 不渗漏水;田埂牢固,有一定的高度,便于交通运输、制作防逃设施和劳务操作 。养殖面积以成片集约规模养殖为好,不宜小块分散养,一般面积以10—20亩或者更大些为好,有利于管理和高产,田周通路通电 , 建有看守棚和有堆放、制作饲料的富余余地,为养蟹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
(3)种稻养蟹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应该把稻、蟹作为一个生产整体对待,由专人统一抓管,科学筹划、调节,解决稻用水、施肥、施药及开沟筑堤方面的矛盾,以免顾此失彼 。
(4)尽量选一熟制稻田,也可选用稻麦两熟田,不宜选用种双季稻的稻田养蟹 。
农村稻田混养国家是否允许?不允许 。也就是说 , 稻田养虾面积不能过多挤占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们国家划定18亿亩农田为基本农田,实行最为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 。
而稻田养殖小龙虾属稻渔综养模式,必须严守土地红线,稻田沟坑面积占比不得超过10% , 也就是说稻田之中最多只有10%的面积,可以挖坑养殖小龙虾 , 其他的面积必须确保继续种植水稻 。
稻鳅共作模式有哪些好处?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在我们日常餐桌上也流行起来,在出口上也很受国外市场欢迎 。于是 , 有不少农户看到这一商机后,都争先恐后的在稻田里养起了泥鳅 。
将泥鳅放进稻田喂养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泥鳅生性好动,是杂食动物 。它在稻田游动不仅为稻田疏松土壤,通风透气 , 还可以除去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 , 而且泥鳅粪便和少量未吃干净的饲料是很好的有机肥 。稻田里的稻苗可以为泥鳅遮阳避雨,提供氧气 。这种稻鳅共养、共生的生态共作模式能为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
我一个朋友去年承包十亩田开始种水稻,养泥鳅 。一收获季节可以亩产有机水稻700斤左右 , 亩产泥鳅600斤 。由于刚开始 , 经验不是很足,但是一亩地仍然可以为他带来2000元左右的收入 。今天他又增加了十亩田地 , 正扩大规模呢 。
稻田养泥鳅实实在在的为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那么在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我们需要把稻田四周加固夯实 , 田埂加高,防止泥鳅逃脱 。并在田埂边建一个宽3米,深0.8米的饲料投放区 。稻种选择口感好,品质优的晚熟品种 。泥鳅选择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 无外伤,无遭受电击,活泼的鳅苗 。
在水稻插秧返青后,每亩投放鳅苗20000尾左右,雌雄苗搭配适当 。据据天气状况,水温以及泥鳅进食状况适量投放饲料,正常情况下每天投放3~5次,遇雨天应减少饲料投放 。饲料应多种饲养结合,以蛋白质为主 , 其它营养元素和维生素为辅 。
稻田在管理上应严格遵循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管理方针,可采用施生物肥和泥鳅人工合作的方式来增肥、除虫除草 。对于泥鳅常见的皮肤?。?烂嘴病和肠道病应以田间消毒和生物制剂喂养相结合的方式来防治 。
最后泥鳅在9月份就要收获了,这时稻田应先缓慢放水 , 待泥鳅逐渐集中到喂养区后用地笼网和须笼网结合的方式起获 。稻田也应当适量控制水分,保证稻谷成熟所需水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