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气泡病怎么治疗

鱼苗气泡病怎么治疗,泥鳅气泡病有何表现?气泡病用肉眼就能诊断:鱼苗的体表(包括鳍条)或肠道内聚集了许多小气泡 。体型长条形的鳅苗最容易失去平衡 。该病对鱼苗的危害最大 , 可导致鱼苗的大批死亡,甚至是全部死光,而对成鳅的威胁则相对较小 。
发生气泡病的原因是池水中的某种气体过饱和,通常为溶解氧、甲烷、硫化氢、氨或氮气过饱和 。这些气体会经过鳃、皮肤渗入鱼体血管,使血液中的气体过饱和 , 太多的气体游离出来形成气泡,堵塞血液流动,使鱼苗大量死亡;或因鱼苗将附着在浮游生物、碎屑之上的小气泡吞下,结果在肠内聚集成一个个明亮的大气泡,导致肠阻而死亡;或者在鱼苗的鳍条、鳃和皮肤上附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气泡,使鱼体失去正常游动与摄食能力而死亡 。
如果鱼苗培育池的水体太浅、阳光照射强烈,易使溶解氧和底泥分解的气体过饱和;水体太肥、藻类光合作用很强也会使溶解氧过饱和;池底腐殖质太多、水温过高,易产生很多的氨、硫化氢等气体,这些都会使鳅苗患气泡病 。水泥池壁上极易附着小气泡,因此在水泥池放养泥鳅水花时只要遇到日光照射 , 十有八九会得气泡病 。在运输途中,人工送气太多 , 也会引发气泡病 。某些地下水含氮气达到过饱和,如不经曝气直接进入鱼苗池,往往也会发生气泡病 。
防治气泡病的方法很多,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
1、苗种池施用的有机基肥必须是充分腐熟的,且用量要适当;
2、水较浅、水又肥的鱼池在放苗前应先加注一定量的新水,以稀释原水体中的气体浓度;
3、放苗入池的时间最好安排在傍晚,切忌在上午10:00到下午3:00之间放苗 。如果迫不得已,则应在苗池上空搭棚遮荫;
4、注意水源 , 掌握好适宜的施肥投饲量,控制水质 , 不使浮游植物繁殖过盛;
5、泼洒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以调节藻相平衡、水质肥瘦、底质状况,从而降低发病几率;
6、一旦发?。⒓雌萌魇逞嗡? ,浓度为食盐5g/m3,以此调节鱼体内外的渗透压 , 使体内气体“渗”出体外水中去 。待病情减轻后,再大量换注水 。也可将其转移到清新的微流水中去暂养,它们会很快好转 。
7、若条件许可,向苗种池大量注入较低温度的水,使水温下降2℃左右 。因为水温低时,水中溶解气体的饱和量相对较高,所以当水温降低时,水中原有的溶解气体就变得不饱和而能使病情得到缓解 。
新手养殖鲮鱼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由于鲮鱼的饲料来源广、适应较肥水体环境、抗病力较强、群体产量高等特点,因而成为池塘养殖的必养品种 。
鲮鱼体形修长,鳍条柔软,生长迅速,是鳜鱼的适囗饲料 。通过提高鲮鱼复养指数对池塘产出率有明显作用 , 下面将养殖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
【鱼苗气泡病怎么治疗】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5-8亩为宜,水深1.2-1.5米 , 池塘淤泥的20厘米大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 。
二、清塘消毒 鱼苗放养前3天需做好干塘、晒池,然后用漂白粉2.5公斤、亩清塘消毒 。
三、水质管理鱼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为主,不能用肥水 , 水位控制的0.6-0.8米,5-7天后可适当施肥,一般鸡粪颗粒5-7.5公斤、亩,全池均匀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的30厘米左右 , 正常塘在7-10天内加水一次,水位控制的1.2-1.5米 。
四、夏花分塘 鲮鱼苗首先是采用夏花发塘 , 时间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规格0.3厘米,亩放量为30-60万尾,需经过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至3厘米,成活率为60-65% 。然后根据养殖条件和鳜鱼吃食量有计划分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