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泥鳅鱼怎么捕捞

冬天泥鳅鱼怎么捕捞,为什么泥鳅不可以长途运输?可以长途运输泥鳅耐低溶解氧的能力较强,便于带水长途运输活鱼,然而在高温季节若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运输的危险性也较大 。下面介绍一种高温季节长途运输泥鳅的方法:
1.消毒暂养 刚刚捕捞的泥鳅经过洗浴消毒处理,可用3%~5%的食盐水或10ppm的二氧化氯溶液浸泡10分钟~20分钟,然后放入水泥池暂养2天~3天,待运 。
2.清洗除杂 起运前 , 仔细挑选准备运输的泥鳅,去除死鳅及各种杂质,并用清新的井水彻底冲洗泥鳅体表污物及黏液 。
3.过筛分级 装箱前,用专用泥鳅筛过筛分级,同一鱼箱要求装运同一规格的泥鳅 。
4.控制装箱密度 根据气温高低,控制泥鳅装箱的密度 。
一般情况下,气温在20℃左右时,鱼重与水重的比例控制在2∶1,泥鳅装箱后再加入食用油10g左右;气温在30℃左右时,鱼重与水重的比例控制在1∶1,泥鳅装箱后再加入10g左右的食用油和2kg左右的冰,以达到消沫、增氧和降温的目的 。
采用这种方法长途运输泥鳅,气温20℃左右,经过72小时,运输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气温30℃左右,经过48小时 , 运输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
为什么泥鳅钓不着鱼?1、因为泥鳅对鱼类吸引力很大,使用泥鳅钓鱼会过量掠夺渔业资源,污染水体环境 。使用泥鳅垂钓一天运气好的可以钓上几百斤鱼,同非法捕捞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明文禁止使用泥鳅钓鱼 。
2、鱼类是靠其感受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在水域中发现食物和摄取食物的 。一是鱼饵要醒目,因鱼类对颜色较敏感,以红、白、黄三色为甚 。因此,蚯蚓、红虫、白面饵较易为鱼发现;二是使用活动鱼饵,鱼类较易发现 , 故提引饵钩、采用活鱼、活蛙等鱼饵均易为鱼发现 。
3、嗅觉是鱼类最发达的器官 , 鱼类大都是凭借嗅觉发现食物的,而对某些喜欢夜晚觅食的鱼类,如鲶鱼、黄颡鱼等 , 嗅觉更是它的主要觅食器官 。不同的鱼类,对气味的选择不同 。在选配鱼饵时,对于气味的选择尤其重要 。
4、钓饵=基础饵料+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 。基础饵料组成:喂养颗粒粉、麸香饵、代表性的饵料 。主攻饵组成:专向、鲫鱼、鲤鱼、草鱼等鱼饵,单品专攻饵,单品有特性的饵料 。状态饵组成:饵料比列较轻,雾化好,稳定性较强的蛋白饵单品 。添加剂组成:具有气味、诱鱼力强、有代表性的添加剂和小药等饵料,添加剂要具有特性,能调整化解饵料中的异常味道 , 改变饵料对鱼的适口性才可以作为添加 。
河里怎么抓泥鳅?可以用冲水法、诱捕法、干塘法来抓捕泥鳅 。
1、冲水法:将捕捞工具放在进水口,然后放水进池 。泥鳅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于进水口附近 。此时将设好的网具拉起,便可将泥鳅捕获 。
2、诱捕法:把煮熟的牛、羊骨头或炒制的米糠、麦麸等诱饵放在网具或鱼笼中 , 用其香味引来泥鳅 。
3、干塘法:把水排干,将池塘、稻田划成若干块,中间挖排水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 , 便于捕捉 。
泥鳅不出水面吸氧是正常的吗?泥鳅不出水面吸氧是正常的吗?
泥鳅在生物学分类上是属于鱼类,其也同样具有鳃,且鳃的构造与其它鱼类的鳃相比并无大的区别 。所以说鳅在水中是完全可以用鳃进行气体交换而获得机体所需的氧气 , 也就是说生活在水体中的泥鳅不出水面吸氧是很正常的情况,相反若是有泥鳅经常出水面来吸氧的话则是不正常的表现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