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的青苔怎么去掉

池塘的青苔怎么去掉,请问渔塘水面上长满青苔是怎么回事?谢谢邀请
一、青苔基本的认识
青苔是水产养殖池塘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转板藻等 。青苔,也有人称为青泥苔,是水棉等丝状藻类的俗称 。
青苔多在春季开始繁殖生长,早期如毛发一样附着在池底,颜色深绿 。当大雨过后,天气晴好 , 水温合适 , 青苔就会大量繁殖,好象罗网悬张于水中一样 。青苔衰老时会变成棉絮状,飘浮于水面,颜色呈黄绿色,手感滑腻 , 采用人工捞除费时费力 , 往往在捞除之后其生长更为凶猛,实为水产养殖的一大心腹之患,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青苔有一个全面而又彻底的认识和了解 。
二、青苔发生的主要原因
1、池塘秋、冬季存有积水 , 开春没有排干 , 未进行清池、消毒,青苔的孢子大量存在于池底,一待水温适宜就开始萌发 。
2、四、五月份放养苗时,肥水工作做得不好 , 致使水过清,阳光直接照射池底,池底的青苔孢子由于水温的回升和阳光的照射,很快的萌发生长 。
3、外面水源里有青苔 , 进水时不小心将青苔带入池中,由于池塘营养足、条件适宜,导致青苔疯狂生长 。
三、青苔在鱼池中的主要危害
1、严重消耗水体中的无机盐类,使虾、鱼池中正常的营养物质代谢遭到破坏,水质变得清瘦 。在一些虾、鱼、贝混养的池塘,贝类以摄食藻类和有机碎屑为主,水质清瘦 。
2、由于青苔大量生长,导致池水太清,阳光直射池底,虾、鱼等由于受到太强阳光的照射而发生应激反应,时间一长,对鱼虾生长不利 。
3、当青苔在虾、鱼池大量繁殖时,会遍布全池,缩小了养殖的水体空间 。青苔衰老时丝状体往往断离池底,浮在水面上,起水后的虾、鱼一旦蹦到青苔上面或爬到里面,由于青苔如棉絮状,无法挣扎出来,被藻丝缠住只能活活地饿死掉,从而使虾、蟹的养殖成活率降低 。青苔大量繁殖,盖住池底 , 底部养殖的贝类会因此窒息而死 , 其它养殖的鱼、虾、蟹等有时也会窒息而死 。
【池塘的青苔怎么去掉】4、随着水温、气温的升高 , 青苔在池中泛起死亡 。被风吹到池角或沉底变黑腐烂 , 散发出一股恶臭味,碳酸盐过多,水体ph值上升 。其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很多有害物质,败坏池塘的水质,提高了池中氨氮的含量,降低了水中的溶氧,严重时会造成养殖的水产动物中毒、缺氧死亡 。
四、 有效清除青苔的方法
1、采用人工捞除的办法 。在青苔较多时可以采用此法,但捞除青苔后,一定要结合使用杀青苔药物,否则池底的青苔孢子会迅速萌发,青苔会更疯狂的生长了 。
2、在未放虾苗、鱼苗而出现大量青苔时,可排干池水,注意不要积水,进行搁池曝晒 , 并用生石灰按10-20kg/亩全池撒放 , 将青苔杀灭,然后使用高效肥水素肥水 。
3、在已经放养了虾苗、鱼苗的池中 , 当青苔大量繁殖时 , 可使用'特效青苔净'杀灭青苔 。
鱼塘里的青苔有几种?1,水绵是丝状,刚毛藻是树枝状 。伞状;水网藻是网状囊袋状 。
2,水绵和水网藻都是漂浮在水的表面,一般悬?。?很容易移到风尾 , 水绵生长初期藻体颜色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池底,开始是在浅水底处萌发生长 , 渐渐蔓延开来,严重时像一巨网布满整个池塘,以后渐变黄色悬于水中,衰老时,如旧棉絮浮于水面,变成棉絮状,漂浮水面,尤其晴好天气光照强烈,水面随处可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