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虾池水质老化

为什么虾池水质老化,虾塘冬天怎么保持水位?我来介绍一下
一、适时虾种分养 随着天气的回暖,当水温上升至20℃以上时虾开始脱壳,这时虾体容易碰伤染病 。因此 , 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晒池,并采用漂白粉、活性碘等药物快速消毒 , 有青苔、绿藻、兰网藻的池塘还得用硫酸铜全池喷雾一次 。池中无集虾沟的要人工挖出一条沟,既有利于积水晒池,又便于集虾起捕 。每亩放养量视虾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10公斤~20公斤 。
二、水质养殖管理 已放养青虾的池塘水位不易太低,最低水位保持在60厘米以上,间隔7天~10天添加一次新鲜水 。水质偏瘦的池塘要堆放经发酵后的有机肥料200公斤~400公斤,鸡粪颗粒5公斤~10公斤 。起到培育肥水,增加天然动物性饵料 , 减少池中出现三害(青苔、臭绿沙、兰网藻)的作用 。如池塘肥力较足 , 则在气温升高后施用一次无机肥,每亩5公斤~7.5公斤 。同时,池中应适当培育和移栽水生植物,占总面积的30%左右,过多时要及时清除 。
三、做好饵料投喂 天气晴朗水温升至18℃以上时,要及时投喂饵料 。开始每天一顿,天气正常后增至上下午各一次,喂自配青糠、麦麸、豆饼或全价青虾颗粒饲料,并添加小杂鱼、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投饵料占虾存塘量的6%~3% 。做好投饵后的检查工作,根据虾每日的吃食情况 , 及时增减调整投饵量,既要防止浪费 , 又要防止投饵不足 。
四、防止虾病危害 放养后 , 正常虾塘三月中旬可以使用漂白粉、活性碘溶液全池泼洒一次 , 防止因碰伤引起的细菌性感染 。检查时虾体(时)如发现有纤毛虫病出现,必须先采用“纤虫净”杀灭寄生虫,然后间隔5天~7天再使用一次杀菌类药物(如二氧化氯)杀灭细菌,防止黑鳃病、红点病 。
五、防浮不可忽视 春季虽不会像夏季高温出现大量缺氧浮头情况,但在气温骤升后 , 如遇长时间阴雨天气,又加之水位浅,水质差,药物使用不当,大量兰藻死亡后沉淀腐烂 , 干塘后没晒池滥塘养殖 , 虾种放养过多,虾体得病等情况 , 就容易引起缺氧浮头 。因此 , 仍需要勤察看虾塘,注意天气及水质的变化,不盲目使用药物,注意经常添加新鲜水,切实做好防浮工作 。放养密度高的虾塘 , 在气温升高时要在中午开动增氧机1小时~2小时 , 增加水体溶氧 , 防止因缺氧浮头造成死虾 。
水产养殖中期管理方法?1.中后期,常规水质、底质养护:定期(每7-10天)使用卓越水底双改(或底改霸王)改底,用灵活100 (或粉剂活菌王)配合特力钙调水;并定期(每10-15天)使用卓越净水王或解毒超爽进行解毒 。
2.激活活菌,增强活菌效能:
(1)调水、护水、肥水培藻前,先用卓越净水王或解毒超爽消除水、底中的毒素和有害微生物代谢的毒素以及药物残毒和重金属残毒等,再泼洒活菌,可大大促进使用效果 。
(2)藻健康、生命力既是很好的活菌培养基和活菌激活促进剂(使用藻健康、生命力激活活菌,不 需要再加红糖或葡萄糖),将活菌制剂与少量藻健康或生命力浸泡2~3小时后使用,可使活菌迅速激活和繁殖,同时也是促进藻类生长的营养素,具有培菌培藻、均衡菌相藻相 , 促进稳定水色的多重功效 。
3.养殖池水pH值偏低(低于7.5时):
(1)提升pH值:换新水,少量多次使用熟石灰(6公斤/亩.米),连用2~3次,每天1次,期间每24小时检测1次pH值, 直至调到理想值(8.2~8.6),也可以用肥水王(或酵素钙肥)配特力钙适当肥水逐步提高并稳定pH值;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