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画了五头普通的牛 五只牛的画


他画了五头普通的牛 五只牛的画

文章插图
作者:老谈


牛年说牛


众所周知,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曾经说过:“封建经济的根本在于农业” 。


更不消说,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个农业大国 。


“农业兴则社稷兴,农业废则国家危 。”绝不是耸人听闻的论调 。


农业生产离不开人,更离不开牛,并不是说今年是牛年,笔者刻意褒扬它 。耕牛以其劳苦功劳,早就获得老祖宗的尊重和爱护 。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其中载有明文:“牛为耕稼之本,马即致远供军 。”在古代中国,牛马的地位,当真是举足轻重 。


由此又可得出结论:牛壮则农业兴,牛弱则农业废 。在封建王朝,作为最主要的生产工具,耕牛的用途不可谓不大,甚至能左右国家的兴亡 。
古代诗人,常以最饱满的热情赞美耕牛 。王安石是大宋的宰相,他的权利也仅次于皇帝,诗人却不忘时刻关注,田间地头的一头老牛 。王安石以《耕牛》为题作诗: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 。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 。
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 。


朝来暮去,寒往暑来,耕牛的身影,一直出现在田间,它们只是不停地劳动,自己却得不得半分好处 。执着的身影,甚至能感动大宋的宰相 。


同样是生活在宋代,还有一批江湖豪客,视法理于不顾,肆无忌惮地吃牛肉 。施耐庵把他们的故事,收录进那本传世名作《水浒传》当中 。


此书热血与侠义齐飞,豪情共忠义一色,其中的主人公,大多是不法之徒,吃牛肉也便是常规操作 。据史料记载,宋代百姓“以牛肉为上味,羊鱼次之 。” 而《水浒传》中,描述吃牛肉的场景,大体有十二次 。


施耐庵通过牛肉这一媒介,既表现梁山好汉的贪婪,又深化他们无法无天的本性 。


在不同人物眼中,牛总有不同的意义 。于整个国家而言,牛马是最硬的通货,也是国家实力的彰显与凭证 。


犹然记得,刘邦建立大汉伊始,天下疲敝,民不聊生 。堂堂大汉天子出行的时候,竟找不到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拉车,而丞相也只能坐牛车上朝 。


刘邦的曾孙子刘彻,统治中国之时,牛马的数量,得到空前发展,官马的数目有四十万匹之巨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


汉武帝是个铁腕皇帝,他尤其钟爱于宝马良驹 。但诸位莫要忘了,战士骑着马匹在战场厮杀,耕牛却拉着铁犁在田间劳作 。


旷日持久的战争,巨大的开支,所有的重压,都肩负在百姓和老牛身上,他们劳苦功高,却又默默无闻 。
《齐民要术》中说道,"赵过始为牛耕" 。赵过是汉武帝时期的搜粟都尉,正所谓官如其名,搜粟都尉是管辖全国粮草和农业生产的高级农官 。


赵过开创性发明了“代田法”,通过此法,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汉书·食货志》就曾记载,农民以此法耕种“用力少而得谷多” 。


而耕牛是“代田法”顺利实施的最得力武器 。


然后,世人皆知晓卫青、霍去病,却很有少人知道赵过的大名;就像人人都渴望见到汗血宝马的英姿,却不屑于观览田间的耕牛 。
《五牛图》何以成为“镇国之宝”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