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住着白胖子 红帐篷里面住着白胖子( 二 )


对花生清晰的记忆始于上学之后,吃得最多的是那种带壳的炒花生 。剥开那层长满麻点的外壳,用指肚儿轻轻捻去一层红衣,洁白、光滑的花生米吃在嘴里又酥又脆,香味能持续好长一段时间,甚至远远都能闻见,所以花生就像橘子一样不适合“偷”吃 。跟着父亲去十里外的尖冢镇赶集,在卫河大堤上我看见过炒花生,简易的土灶上支一口大锅,下面是噼噼啪啪的柴火,锅里多半锅细细的沙土,花生就在烧热了的沙土里炒,据说这样受热均匀,不容易炒糊 。
那些年割资本主义尾巴,花生也不是随便卖的,小贩时常会被检查的人追得到处跑 。我就经历过那么一次,小贩刚称好花生倒进父亲的提包里,看见有人来抓拎着筐子就跑,钱都没顾上收 。在家上学的那些日子,最盼着父亲赶集,即便不带我去,也一定会给我捎吊炉烧饼和炒花生 。那时候真馋啊,为了早些吃上心心念念的美食,一放学就去村北的那条路上等父亲,久等不见,还会顺着路去迎,有一次都迎到了几里开外 。花生装在小口袋里,不舍得一下子吃完,为了让那特殊的香味留存的更久一些,到最后往往是一瓣一瓣地细嚼慢品,小伙伴们还互相炫耀,看谁留得时间最长 。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 。”这是儿时流传在家乡的谜语,谜底就是让人忘不了、吃不够的“落花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