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统计家庭条件和家长身份 家长填学生家庭情况


学校统计家庭条件和家长身份 家长填学生家庭情况

文章插图
学校统计家庭条件和家长身份,为何令人担忧?
这些年一些学校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登记父母的工作情况,甚至有些学校登记得非常详细,包括家长的学历,职业、任职情况等等 。
当然,作为家长多数情况下会配合学校做过这么一项工作,会按学校要求填写孩子及家庭情况 。有些家长认为学校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有些家长却心里有些抵触 。不过,对于支持学校做法的家长,有网友认为这些家长有一定的社会背景,让学校知道家长的“身份”可以让老师做事情有所顾忌,对自己的孩子能够多照顾一些 。
只是近期爆出的某小学班主任的做法,着实令人大吃一惊 。
事件中的班主任在通过统计信息后,将学生划分为11个类别,比如“女学生”、“家庭离异单亲学生”、“辍学学生”、“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垄断部门子女”、“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等,而这位老师的做法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或许有网友会说,老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化管理的 。然而,这些本该严格保密的信息,有时却成了少数教师“看人下菜碟”的依据 。不得不说,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王老师的台词很写实——不管人家拼什么,你拼不过就老老实实在这坐着 。
那么,作为学校该不该统计孩子家庭的情况?
实际上,学校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也很有必要,至于如何打消家长内心的顾虑,可能需要学校的领导琢磨一番 。那么,如何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发挥这张表的作用?
首先,这张表应该是一份不会泄露隐私的统计表 。家长的信息,学生的特点,家庭特征,应该是老师因材施教的参考,而不是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如果一份涉及家长和学生隐私的统计表流传在外,可能引发学生之间的比较,给一些孩子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因为父母职业的差异受到歧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
当未成年人因为父母身份“突出”而沾沾自喜,或是因为父母职业而备受侮辱,无论哪一种,孩子的内心难免都会受到侵蚀 。
其次,统计表应该禁止过度采集信息 。过度采集信息的统计表有可能会影响教育生态平衡,甚至影响教育公平,导致学生被区别对待 。尽管多数老师秉承着有教无类,但是也难免有些老师因为家长的职业而采取区别对待 。
【学校统计家庭条件和家长身份 家长填学生家庭情况】比如,有些家长位高权重,那么一些老师可能就会像《夏洛特烦恼》中的“王老师”一样,事事觉得袁华优秀 。教育本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因身份施教 。而过分采集信息,因为父母的职业差别,可能会形成的身份标签,教师如果不能用于正当教学,那么可能成为谋私利、甚至要求家长为班级、学校做特殊贡献工具 。
最后,学校应该对老师有所约束,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 。尽管学校采集家长身份有自己的苦衷,但是作为采集信息方,也应该思考如何保障每一个孩子的权益,真正做到“有教无类”,杜绝老师利用校方采集的信息作为发展“人情关系”的渠道 。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充分发挥统计表精细化教育的作用,那么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就应当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学生信息收集工作划好边界线;同时,还应该加强学校校风建设与师德建设,杜绝个别教师、教育工作者“以教育权换利益”“携孩子以令家长”的行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