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死还生!受名气所累的王维,靠写诗逃过“安史之乱”的清算( 二 )




王维的“名气”在这个时候就成为了“催命符”,毕竟名气越大,就代表其投降叛军给唐王朝造成的恶劣影响就越大 。似乎这一次,王维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人能救得了他了 。
要么说,人在逆境的时候就得“靠自己”,王维被叛军俘获期间写的一首诗,在审查时被人找了出来,这成为了王维能够活命的一线曙光 。
而这首诗,就是《凝碧池》 。


一次宴饮中发生的惨剧,被王维写入了《凝碧池》中《明皇杂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安禄山在攻克两京之后,大肆享乐,劫掠了很多宫女、黄门以及乐工,并且将这些人集中运送到洛阳 。
有一天,安禄山在洛阳禁苑的凝碧池旁举行宴会,宴请被他俘获并“投降”的各类伪职官员,令乐工为他们表演 。这些乐工一身所学都是唐王朝当时的音乐,所以在群贼环伺、白刃加身的情境下,一方面内心忐忑不安,另一方面也触景生情,所以很多人不禁悲从中来,相对而泣 。


这也太扫兴了,于是叛军威胁他们说,谁再敢哭就杀了谁 。其中有一个叫做雷海清的乐工非常有骨气,他直接把手中的乐器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面向唐玄宗所在的西方痛哭不止 。安禄山叛军非常气愤,就将他捆绑在殿前,肢解示众 。
王维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宴会,而是假装生病被拘禁在菩提寺中,通过好友裴迪来探望才了解了个中细节,于是有感而发,写了一首七绝
这首诗的名字很长,全称是《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后世一般将其简称为《凝碧池》 。
诗中写道: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
这首诗的内容非常直白,情感指向也十分明确,就是丧乱中的家国兴衰以及对唐军收复河山的祈盼 。所用的手法也是很常见的今昔、动静对比,虽然全诗所写皆为其当下的凄惨状况,但昔日的繁盛都隐藏在文字之后,这是一种从光明跌落进黑暗时的悲号,也是对光明未来的呼唤,其中还透露着对安禄山叛军“小人得志”的嘲讽 。
诗歌质量平平,但再加上其特定的背景与隐藏的故事,就显得其抒发的情感重于千钧了,让读者很容易受其感染,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对正在经历着安史之乱的唐朝人来说,更为强烈 。


所以,当这首《凝碧池》摆在唐肃宗面前的时候,他对王维的做法非常满意,自然也就了解到了王维曾经装疯卖傻,甚至通过药物自残身体,拒绝与叛军合作 。再加上王维的弟弟王缙平叛有功,自愿削爵救兄,唐肃宗也就顺水推舟了 。
这一次的惩罚,只是将王维从曾经的给事中降职为太子中允,但不久之后再次升官,做到了正四品的尚书右丞,比之前的官职还要高 。
当然,随着这首诗的被关注,当年那个乐工雷海清也被玄宗褒奖,封其为“天下梨园大总管”,其忠义被后世所颂扬 。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
【险死还生!受名气所累的王维,靠写诗逃过“安史之乱”的清算】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