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死还生!受名气所累的王维,靠写诗逃过“安史之乱”的清算


险死还生!受名气所累的王维,靠写诗逃过“安史之乱”的清算

文章插图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爆发让盛唐骤变乱世,许多人的人生轨迹也自此改变 。其中有很多都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历史名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高适、岑参等等 。
但要说这里面谁的经历最有波折性和戏剧性,王维“险死还生”的经历绝对会让人唏嘘 。或许他自己都没想到,当时有感而发的一首诗,竟成了其最后的“救命稻草” 。
王维因名气过大,为自己招来了祸端王维在唐代非常有名气,出身于名门河东王氏,开元九年中进士,当时的他年仅二十,正是少年得志 。
要知道,唐代的科举可没有明清时期那么水,正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说那些本事不够的人多会选择较为容易考取的“明经科”,三十岁中第都是庸人之资;但“进士科”的含金量就非常高了,五十岁能考中都属于“年少有为”,其中很多人经过几年的培训,都会进入中枢担任要职 。
王维二十岁中进士,在当时自然是风光无限 。因为其在音乐上的天赋、兴趣与能力,王维得到了一个从八品下的官职“太乐丞”,教习伶工们歌舞,专供朝廷祭祀、宴享 。自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王维官职品秩虽然不高,但地位其实并不低 。


但好景不长,仅仅几个月后,王维就遭遇了一次“无妄之灾” 。其治下的几个伶人私自排练只能表演给皇帝观览的“黄狮子舞”,犯了忌讳,王维也因此受连累,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一个看仓库的九品小官 。
这件事情透着些许诡异,唐玄宗并不是一个度量狭小的皇帝,私自排练“黄狮子舞”也不是王维的主意,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或许另有原因,王维大概是被排挤出京的 。


也正是这一次贬谪的经历,让才二十多岁的王维产生了心灰意冷的感觉,对官场上的事情变得淡然起来,自此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
在这之后的近三十年里,王维在做官上本着时而热衷、时而淡然的心态,有时候也会“干谒逢迎”,主动追求升官,有时候却又醉心于自己的隐士生活,经营“辋川别业” 。王维这些矛盾怪异的行为给他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名声 。


或许这也是当时文人“邀名”的一种方式,像李白漫游南北、结交名士,走“终南捷径”,杜甫参加科举,干谒显贵,依常规入仕 。王维这种“半官半隐”的生活,或许也是一种处世的方式 。从结果来看,王维在这一阶段里,不仅名声日渐显扬,仕途也比较顺畅 。
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尝到了“名声”所带来的苦恼 。
唐朝在安史之乱前,主要的军事力量在边境地区,用于抵御外敌,内部的军事实力是比较弱的,所以安禄山的叛军一路势如破竹,逼迫得唐玄宗只能仓惶西逃 。而王维没有来得及随着唐玄宗一起走,就被叛军俘获了 。


大概在同一时间被俘获的,还有“诗圣”杜甫,但他官职太低,名声也不响,所以叛军也懒得关押他,这就让杜甫趁乱逃走投奔了唐肃宗 。王维就倒霉多了,他官位比较显赫,同时名声还很大,安禄山更是亲自派人将其从长安接到了洛阳 。
安禄山想要借着王维等人的名声来为自己树立求贤若渴的形象,以此拉拢人心 。王维等人虽然装病不出,但也还是被叛军强行安排了官职,“出任”伪朝 。
但就在一年之后,唐军逐渐收复了大片河山,王维再次被唐军俘获 。因为出任过伪职,在行为上等同于叛逆,所以王维这一批“陷贼”的官员按律都应该被处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