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聆听黑胶唱片 为什么还有人听黑胶唱片


我们为什么要聆听黑胶唱片 为什么还有人听黑胶唱片

文章插图
记得小时候,一台收音机就是广播和音乐的来源 。后来流行起了盒式磁带录音机,那东西就成了那个年代音乐的主要来源 。只是我从来没有买过录音机,都是借听别人的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CD随身听和小型的随身听磁带录音机以及复读机 。到了本世纪10年代,Mp3 Player、Mp4 Player以至于Mp5 Player竟相推出,终于使CD随身听和以磁带为录音介质的播放器寿终正寝 。而当智能流行之后,似乎已将这些音频播放设备全部终结 。
我并不认同“时代发展到了这一步就一定要使用数码播放器来播放音乐,否则就不时尚”的说法 。我只在不同的时空里搜寻,然后定位在音乐品质最好的那一格,之后去寻找相关的设备 。
人类的数码技术越来越发达,以致于可以将声音调制得异乎寻常地完美;只是这种完美是人工的,所以虽然听起来“美”,但数码味太重,就显得假 。就好比一个普通的女子,非要通过人工手术给改变样貌一样 。如此也产生出这样的现象:一个不识谱的人,或是音准、音色都不怎么样甚至五音不全的人,经过数码技术录音处理,就成了大红大紫的歌星 。
数码时代,似乎也成了一个“造假”的时代 。
数码照片可以造假,这一点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识,所以照片在现代已成了最不可信的东西 。当然,电影的后期制作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中所没有或极难制作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这也是一种“假”,但多数人愿意享受这虚假的美 。
唱片,尤其是SP胶木唱片,却是体现一个人实实在在唱功的载体 。那时候录音,有很多都是录完之后制作母盘,然后翻模压制唱片,连剪辑都不剪辑,这才是最真实的功夫 。而现代的录音,可以录上千百遍然后再逐字逐句地剪辑到一起,真不知道仅仅是为了得到最后的虚假的录音,还是要体现一个人的实力 。难怪有人说,演奏乐器的人想要达到某种技术程序,不妨和自己的录音比拼一下,这一点并非无稽之谈 。
CD的音质,好是好,但那种精美的数码味,高音的尖利,低音的笨重,美却不够真实 。它是数字的而非模拟的,所以它的音质可以十分完美,却没有了自然美和真实感 。当然,没有对比的时候,或许都以为CD是一种是非常好的音响,而且有人也会给它盛誉,把它举得很高;可是一旦听过了唱片,你就会觉得CD实在是伤害人的听觉和乐感,也就能理解很多唱片发热者为何看不上CD了 。
唱片不但体现了艺人的真实功夫,同时它的音质也很完美的 。尽管有时候播放时有“爆豆”声,但瑕不掩其美 。听着唱片,就像人或乐队在我们身边演奏,那种真实的现场感,是CD的音质根本无法相比的 。它高音亲切柔和,毫无尖利刺耳的感觉,低音温和如玉,深沉而有力,就像是庄重典雅的女子在娓娓地向我们讲述着宇宙的脉动 。
可是,唱片在中国大陆早在1992年就停产,到1998年最后一条生产线停产为止,中国大陆不再出产唱片,现在能见到的唱片都是从前遗留下来的,新唱片都是海外制作的 。唱片不像光盘,可以随便翻制,即使自己用光盘刻录机来翻制都行 。唱片需要用开盘母盘来刻录录音,它从录音开始就是纯模拟的,所以声音也最真实 。它需要翻制母盘和铜模,之后用模具将软的黑胶压制上音槽并成形,等黑胶变硬干燥后就成了唱片,所以没有专门的设备和流水线是无法生产的,更不要说复制;所以它和现在发行的某些限量版或绝版的东西是一样的 。唱片的价格要比CD光盘贵得多,这也是它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拿黑胶唱片来说,原料的价格以及运费,录音的费用,翻制铜模的费用,以及包装设计等附加工序,都使它的价格比CD贵得多 。现在国内经销的海外产的新的黑胶唱片,一张就得好几百元,从前遗留下来的二手旧唱片,也得好几十元一张 。可是,无论如何它是物有所值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