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 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简介( 二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阻碍消息的传递,那时候其实还没有什么飞鸽传书之类的说法,没有城墙那么游牧民族就可以混成其他国家的人盗取情报,哪里可以抢回去说一下,上去一顿打,抢完了东西就跑,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家早就溜了 。有了墙,第一可以拖延游牧民族的进程,第二破坏城墙的时候很容易被发现,周围是有哨所的,直接点燃烽火台一波人冲出去就是一顿打 。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匈奴人就不能打一打,这个说实话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兵力差距太大了,从草原到各个城市,地域太开阔,中原的军队天时地利人和里面就占了两个,匈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是不具备“人和”这个特征的,是由很多个部落组建成的,想要获得胜利真的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
不过反过来的话,中原的军队想要进入到草原打仗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个时代是没有什么高科技加持的,什么卫星一开,就发现敌人在什么位置,然后告诉部队,你们要往什么角度去移动,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进入到草原之后,想要真的打垮匈奴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对方的主力部队,要不然就只能够在草原欣赏一波美景,然后再很失望的回来 。
主动出击找不到人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想要找到是真的很难,游牧民族之所以有游牧两个字,就是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比较分散,想要去寻找他们更是难上加难,这个难度按照当时的科技水准来说,说不定比统一整个中原难度还要大 。而且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自己把整个庄园哪怕打下来了,但是这块地确实又不能种庄稼,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到时候大家还是要撤回来 。
撤回来之后,又有其他的游牧民族进入到这片地方,那么攻打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让别人不要抢劫,然后劳心动众的费军费,费人力,找了半天花了时间,可是最后能够获得的回报太少了,所以根本就没有意义,完全没有必要选择和对方开战,或者进行追击,老老实实的把城墙修好了就好了 。
看上去好像是一个非常笨的方法,但其实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等到战国时期,所有的国家全部都被群嘲吞并之后,秦始皇的时代也就真正到来了,他将之前几个国家所建立的城墙全部都连接了起来,并且还进行了加固,也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长城并不是一摊矮墙,而是进行了各种,最终才有了如此壮丽的景象出现 。
也就是因为这道长城的出现,北方游牧民族从北边往南进行侵略的步伐就减缓了很多,像之前春秋时期,至少这些城墙中间还有缝隙,自己顶多多跑点儿路绕一绕,说不定还能够拿到点东西,但是这个城墙连接起来之后,边境就好像一道铜墙铁壁,根本就没有缝隙可以钻过去,想要南下抢劫,那要绕的路实在是太远了,甚至还要经过秦朝的城邦,被发现之后无异于找死 。
这时候匈奴人就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进行选择,那就是大家一起去抢劫,所有的部落全部都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其实在理论方面是绝对可行的,只要能够召集大量的军队,快速的进行攻击,边境的守军数量肯定在一定时间段之内,是没有自己多的,等到边境守军过来的时候,人数估计也没有他们的多,打败边境守军之后就可以快速的南下进行抢劫,甚至可以攻击一些城池 。
在这样的战术计划之下,强大的匈奴慢慢诞生了,不过秦始皇对此却一点儿都不害怕,而且秦始皇在当时甚至还希望这样的情况发生 。秦始皇的心里其实非常简单,我最怕的事情不是说你来打我,而是你说在那边,我打不到你 。您只要敢召集军队来攻打我的城池,就相当于我找到了你,随后就能够狠狠的揍你!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