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板元的桥梁精细化分析与配筋设计体系 桥面板配筋设计( 三 )




以上的板元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配筋设计方法 , 是同济大学桥梁系已有研究成果的“拉应力域”面内配筋设计方法的延伸与拓展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板元面内受力的特点是有斜裂缝 , 其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在现行规范体系是没有的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依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室的加载设备 , 先后进行了两批共20组正交网格钢筋混凝土试验板面内加载试验 , 深入研究了板元面内受力行为 , 并建立了正常使用阶段斜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 , 从而弥补了这个缺失 。这些研究对于完善桥梁结构的设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图8为一个板元加载试验 。




图8 板元面内加载试验


空间网格模型及板元内力相应值矩阵


空间网格模型是构建板元分析与设计的连接纽带 。空间网格模型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推荐的实用精细化模型之一 , 如图9所示 。一个单箱单室箱梁截面可以分解为顶板、底板以及多块腹板 , 所离散成的板可以用正交梁格模型来模拟 。由于这些板位于不同的平面内 , 代表它们的正交梁格也在不同的平面内(对于弯梁桥为曲面) 。不同平面内的正交梁格 , 将箱形截面梁离散为一个空间网状模型 , 可以形象地称为“空间网格”模型 。




图9 空间网格模型原理示意


空间网格模型可以体现各板件的剪力滞效应 , 而不用计算有效宽度;扭转通过空间网格之间的相互共同作用反映在各板件的剪应力上;截面畸变反映在各板件的横向弯曲变形中 。除此之外 , 空间网格模型亦可以考虑所有施工阶段、混凝土徐变收缩、活载、索力调整、局部温度、弹性稳定等方面的分析计算 。组成空间网格模型的板件是任意的:可以是全混凝土的、可以是全钢的 , 也可以是任意组合的 。基于板件分离的空间网格模型 , 同样适用于分析钢混桥梁的组合截面 。由于混凝土和钢的应力检算体系是通用的 , 所以采用分离截面的方法设计计算钢混组合截面 , 不但可以体现桥梁建设的应力历史 , 也可以得到更为真实、适用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在空间网格模型中 , 一个板元由共节点的4根等效纵横梁单元来表征 , 每个纵横梁节点分别具有6个自由度 , 分别为Mx、My、Mz、Fx、Fy、Fz , 因此决定一个板元内力的节点自由度有4×6=24个 , 如图10所示 。




图10 空间网格模型中的板元内力来源


一个板元在空间网格模型中的24个内力指标 , 可转换为前述的控制板元设计的6项内力值 。


若考虑工程实际中的可变荷载及荷载组合 , 则需根据不同的荷载工况对一块板元的24项内力数据进行处理 , 以求得最不利的内力输出矩阵 。首先对桥梁结构可能承受的所有荷载工况进行分解 , 将其分为两类:


1.在诸如施工、温度、沉降等荷载工况下 , 决定板元受力的24个自由度对应内力值是确定的 , 此时针对任一荷载工况 , 例如徐变收缩、温度、支座沉降等 , 板元内力输出矩阵为1×24行矩阵:






2.而在诸如活载、人群等可变荷载工况下 , 决定板元受力的24个自由度对应内力值并非确定 , 对每个自由度而言 , 均存在内力最大值和内力最小值 , 且每个自由度对应内力取得峰值时 , 其余23个自由度上均有相应内力值 。这样在活载、人群荷载作用下 , 决定板元精细化配筋的24个内力自由度共有24×2=48种荷载工况 , 相应的 , 板元内力输出矩阵为48×24矩阵: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