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食疗银杏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银杏食疗银杏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文章插图
一、银杏的简单介绍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枝近轮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较雄株开展)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 。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 。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 。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 。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 。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 。种皮肉质,被*,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 。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 。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等价值 。
二、银杏主要的药用价值
银杏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三个方面 。明代李时珍曾曰:“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 。”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载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 。明代江苏、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 。
银杏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 。银杏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 。对中老年人轻微活动后体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显著改善作用 。银杏叶中含有莽草酸、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甾醇等,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血清胆固醇过高等病症都有一定效果 。
银杏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 。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 。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药 。银杏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
三、银杏的食用价值
种子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药用 。种子的肉质外种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 。树皮含单宁 。银杏果有名白果,营养丰富,含粗脂肪2.16%,淀粉62.4%,蔗糖5.2%,还原糖1.1%,核蛋白0.26%,矿物质3%,粗纤维1.2% 。以及维生素C66.8-129.2毫克/100克、维生素E6.17-8.05毫克/100克、核黄素、胡萝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另外含有17种氨基酸、白果醇(10-廿九烷醇)、白果酮、廿八醇、B-谷甾醇、豆甾醇、生物碱等 。微量元素有Fe、Cu、Mn、Zn及常量元素Ca、Mg等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
食用银杏果可以抑菌杀菌,祛疾止咳,抗涝抑虫,止带浊和降低血清胆固醇 。另外,银杏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银杏叶中的黄酮甙与黄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护真皮层细胞,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细胞被氧化产生皱纹 。
银杏是具有抗活性基因能力的草药之一,银杏在保护脂质(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免受自由基伤害方面很有效 。但也含有小毒物质:氢氰酸、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白果醇 。所以食用时应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 。如果煮熟食用,可以使白果酸和白果二酸分解,氢氰酸沸点低易挥发而去除,因此熟白果的毒性较小 。为了预防银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 。医药界认为,生白果应控制在一天10粒左右,过量食用会引起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症状 。有些人喜欢用银杏叶片泡水喝,这有一定的危险,银杏叶中含有有毒成份,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较长,会危害心脏健康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