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英雄武松的迷惑行为 武松成了打虎英雄( 三 )


这两个可不可以不杀呢?有论者说不能不杀,因为这“两个自家亲随人,便是前日拿捉武松的”,有可能暴露武松身份 。
但是这个恐怕说不通 。因为武松是“在黑处让他过去”,因此他们并没有看到武松 。而且武松这个时候并不怕暴露,早已经把“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写在墙上了 。
而武松“在黑处让他过去”后,并没有及时撤离,“却拦住去路”,那就是要杀这两个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两个自家亲随人,便是前日拿捉武松的”,也是边缘仇家,属于“手刃”之列 。
至于后来“抢到房前”杀夫人,杀“养娘玉兰”,杀“两个小的”,甚至“入来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注意这个“寻”字),就完全与手刃仇家无关了 。
后来有的评书或电视剧版本在这里加了一些戏:或者说玉兰也是受张都监凌辱的,武松要带她走,结果玉兰痴情于武松,自杀而死;或者说玉兰也参与了陷害武松,并作了伪证,也属于“手刃”之列 。而这种增加,恰恰证实了好汉在这个血腥桥段有一些毫无道理的行为,需要找点理由来洗白一下 。
支撑这一系列行为的心理依据是什么呢?当然包括被陷害、谋杀带来的巨大仇恨 。但是最根本的是,好汉觉得自己被耍了——原来那些物质上的好处和精神上的抬举是假的,不是因为我是个人人敬仰的好汉!于是这仇恨就绵延到了与张府沾边的所有人,非得杀干净“我方才心满意足”“一不做,二不休 。杀了一百个,也只是这一死”!(以上引文均出自《水浒传》第三十一回)
其实,施恩方面那物质上的好处和精神上的抬举又何尝不是假的?一个是为了拿好汉当枪使,一个是为了报复好汉给人当枪使的行为——好汉后来不知道想明白这一点没有?
人,不可以无自信,但不可以有自负 。无自信无以立身,有自负则包袱压身 。纠结于自己“英雄好汉”的人设,进而从物质和精神上寻求一种体验和满足,这恐怕是一种阻碍人生健康发展的包袱 。好汉武松因为这个吃了亏、上了当,而且好像后来也没有醒悟 。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启示吧 。
当然,瑕不掩瑜,我们不能以一端否定全部,武松仍然是我们尊敬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里光芒四射的天伤星 。
作者:风雨秋窗,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
【打虎英雄武松的迷惑行为 武松成了打虎英雄】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