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胃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健脾胃的中药推荐,健脾胃的穴位按摩,脾胃虚弱的最常见症状( 二 )


足三里 。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 , 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 , 为回阳九针穴之一 , 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 。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 , 用补法 , 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 , 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 , 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 , 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
三阴交 。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 , 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 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 。肝藏血 , 脾统血 , 肾藏精 , 精血相生 , 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 。用补法 , 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 , 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 , 有活血化淤的作用 , 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
四、脾胃虚弱的最常见症状
脾胃虚弱的常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 , 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 , 大便稀溏 , 色淡无臭味 , 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 , 食后易泻 , 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 , 平素食欲不振 , 面色萎黄 , 神疲倦怠 , 形体瘦弱 , 舌质淡 , 苔薄白 , 脉虚无力 。
如表现为脾气虚则见:脘腹胀满 , 食后为甚 , 口不知味 , 甚至不思饮食 , 大便溏薄 , 精神不振 , 形体消瘦 , 肢体倦怠 , 少气懒言 , 面色萎黄或白 , 或肢体浮肿 , 舌淡苔白 , 脉缓弱无力 。
如表现为脾阳虚则见:腹胀纳少 , 腹痛绵绵 , 喜温喜按 , 形寒肢冷 , 大便溏薄清稀 。或肢体困重 , 或肢体浮肿 , 小便不利 , 或见白带多质稀 。舌质淡胖 , 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 。
如表现为脾不统血则见: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 , 气血亏虚 , 可见食少 , 腹胀 , 便溏 , 肢体倦怠 , 少气懒言 , 面色萎黄 , 舌淡苔白 , 脉缓弱 。一为多种出血症状 , 如便血 , 尿血 , 月经过多 , 崩漏等 。便血而属脾不统血者 , 以大便下血 , 血便混杂 , 或先便后血 , 血色紫暗 , 或大便漆黑 , 兼见脾气虚症状;崩漏而属脾不统血者 , 表现为暴崩下血 , 或淋漓不尽 , 色淡质薄 , 面色白或虚浮 , 身体倦怠 , 四肢不温 , 气短懒言 , 纳呆便溏等 。
如表现为中气下陷则见:面色淡白 , 眩晕易汗 , 短气 , 倦怠 , 食少 , 便溏、腹部重坠 , 便意频数 , 小便浑浊如米泔等 。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
 如表现为胃阴虚则见:见口干唇燥 , 嘈杂 , 干呕 , 饮食减少 , 或吞咽不利 , 食后胸膈不适 , 大便干结 , 舌红中心干 , 少苔 , 或舌光、干绛 , 脉细数等 。
【健脾胃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健脾胃的中药推荐,健脾胃的穴位按摩,脾胃虚弱的最常见症状】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