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别丢了 风俗不能丢


传统习俗别丢了 风俗不能丢

文章插图
大年初二,按照中国人的习俗,这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除了回娘家探亲,各地还有不少有趣的风俗习惯,如北方这天也是“祭财神”的日子,从商铺到普通家庭,很多都要在财神前祭拜,中午还要喝馄饨,因馄饨外形如同元宝,所以也称之为“元宝汤”,都是为了图个好彩头 。下面将大年初二这天的一些老传统给大家盘点一下 。
大年初二一些地方要吃的食物1、吃面条;俗话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赚) 。”在北方,大年初一以饺子为主食,饺子谐音为“交子”,有新旧交替的意思,过年吃饺子表示辞旧迎新,而大年初二讲究吃面,一方面是面条的样子为一条一条的,寓意条条顺,初二这天吃了面,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就会过的顺顺当当,身体健康长寿,另一方面,初二这天也是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用面来迎接家人,也想让他们的日子过得顺顺利利、长长久久,图个吉利 。
大年初二的面条也是有讲究的,并非随便吃吃就行 。首先,擀面条的面要用大年初一包饺子的剩面,寓意“年年有余”,新的一年日子才能过得富足有余,所以前一天和饺子的面基本都会多和一些,剩到初二用,如果家中人比较多,初二这天面不够也可以重新和面,初一的面只要有剩余就可以了 。其次,煮面时最好不要夹断面条,这样会不太吉利,煮熟的面也要记得过凉水,过完水的面相比刚煮出的热面更筋道、不易断,更能代表日子过的长长久久,待面冷却后,再配上卤子、炸酱等,吃上一碗香喷喷的打卤面或是炸酱面 。
2、吃馄饨;大年初二这天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馄饨,馄饨的谐音为“浑囤”,有粮食囤满、五谷丰登的含义,馄饨又形似元宝,包馄饨时,要捏住馄饨皮的两个角往里捏兜住馅料,俗称为“兜财”,人们就将一碗馄饨称为元宝汤,寓意开年顺风顺水、财运滚滚来 。
【传统习俗别丢了 风俗不能丢】3、吃发糕;初二的饮食习俗多样,还有一样是人们要吃的食物,那就是“发糕” 。初二这天就会将做好的发糕先祭拜祖先,全家再一起食用,或者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带上自己亲手做的发糕送给家人 。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会发财、高(糕)升,发糕还可以做成花朵、鱼的样子,来代表花开富贵、年年有余,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
大年初二要记得做2件事1、回娘家
北方大年初二这天,已经出嫁的女儿会回娘家,夫婿也要一起同行,不能缺席,若是女儿一个人回家,则代表女婿不尊重娘家人,故大年初二也被称为“迎婿日” 。在古代是非常忌讳女儿大年三十和初一回家的,古人认为这两天回娘家会把家中吃穷,带走娘家的财运不吉利,只能等到大年初二再回门 。


女儿除了要带上孩子和夫婿,回家时还要带上孝敬父母、长辈们的礼品,比如饼干、糖果,自己做的发糕、枣花馍等,味道甜美,祝福父母生活甜美幸福,而且这礼物不能送单数,要送双数,寓意“好事成双” 。
2、祭财神;北方很多地方在这天也会祭财神,这也是年俗中的一项老传统 。清代的让廉在《京都风俗志》里记载“正月初二,人家市肆,咸祭财神,或食混沌,谓之元宝 。远近鞭炮之声,胜于除夕 。”古代年初二祭拜财神,放的鞭炮比除夕还多,格外热闹 。
——老井说——春节习俗颇多,礼节、忌讳也颇多,如女儿回娘家忌讳空手,即便节前已经送过了也不行;春节送礼物也必须要双数,忌讳拿单数礼物;老传统中从春节除夕到初五这段时间,忌讳打扫卫生,倒垃圾,认为会把财运扫走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