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喝什么汤御寒冬天喝什么汤御寒


冬天喝什么汤御寒冬天喝什么汤御寒

文章插图
【冬天喝什么汤御寒冬天喝什么汤御寒】一、冬天喝什么汤御寒1
1、黄芪炖乌鸡原料:黄芪50克,乌骨鸡1000克,葱10克,姜10克 。做法:乌骨鸡清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 。将黄芪洗净,放入乌骨鸡腹中,放入沙锅,放入料酒、盐、葱段、姜片,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烂入味即成 。功效:黄芪是一味中药,补脾益气,养阴益血,对血虚体冷的女性来说是冬季大补的食物 。鸡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气血不足、虚弱等症状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2、海带豆腐汤原料:豆腐3块,水发海带100克,酱油、精盐、味精、葱花、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成小方丁,海带切丝待用 。将汤锅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烧热,下入葱花炝锅,烹酱油,放精盐,加入清水、豆腐丁、海带丝 。待汤开后,加味精,用水淀粉勾稀芡,淋入香油,起锅盛入汤碗内即成 。功效: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而碘元素有助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具有产热效应 。因其可以加快组织细胞的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基础代谢,并使皮肤血流加快,所以能减轻寒冷等 。故冬春等寒冷季节多喝海带汤可增强抗寒力 。3、陈皮胡椒生姜鲫鱼汤原料:陈皮10克、胡椒3克、生姜30克、鲫鱼1条 。做法:陈皮浸软、切丝、生姜切碎,与胡椒放在煲汤袋中;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把药袋纳入鱼腹中,并用牙签扎紧 。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暖中散寒、消积化滞 。陈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胡椒食药兼之,中医认为它性热味辛,能温中散寒、健胃消痰 。生姜亦食药兼之,中医还将其列为解表类药,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嗽 。4、乌鸡山药蘑菇汤原料:乌鸡、山药、枸杞、胡萝卜、蘑菇、葱、姜、胡椒粉、盐、绍酒 。做法:乌鸡切块、山药去皮切块,胡萝卜去皮切块,蘑菇切块、葱切段,姜切片;大火焯出乌鸡里的血沫,除去水中浮油;捞出乌鸡控干水,用热水洗去表面浮沫;锅内放水,水热后放入鸡块、葱、姜,烹入绍酒;大火烧开后,盖上盖改小火炖40分钟;倒入枸杞,放少许胡椒粉、盐调味;倒入山药块、胡萝卜和蘑菇炖烂即可出锅 。功效:乌鸡是滋养肝肾、益气补血的好食材,乌鸡汤里加了山药健脾益气,更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蘑菇具有滋阴清热祛火的功效,和乌鸡搭配可以解腻 。天气寒凉,喝上一碗乌鸡山药蘑菇汤还可温暖四肢,非常适合女性及老人养生食用 。
二、冬天御寒保暖方法
调理你的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只有脾胃强壮,才能把吃下的食物转化成我们需要的血来供养全身 。所以,有时候单纯吃补血的食物反而不如吃调理脾胃的食品更有效 。冬天可以选择一些温性的补脾食物,例如南瓜、山药、枸杞、灵芝 。按摩血海穴、三阴交穴 。这里是帮助补血的穴位和经络 。中医按摩中有八种基本手法,我们推荐用滚法,用小玻璃瓶或小擀面杖,以中等偏重的力量,在穴位及周围按压、滚动即可,这比普通的按摩更有效 。血海穴位置: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常喝白开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从而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床头常放柑橘或薄荷油 。柑橘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 。床头摆柑橘,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几瓣橘子,能化痰止咳 。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