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的种类 枸杞子的药用价值及生长习性


枸杞的种类 枸杞子的药用价值及生长习性

文章插图
一、枸杞的概述
枸杞(汉语拼音:gǒuqǐ)是茄目茄科枸杞属(Lycium)的植物,果实称枸杞子,嫩叶称枸杞头,常见种类为枸杞(LyciumchinenseMiller),主要的药用种类为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 。枸杞子服用方便,可入药、嚼服、泡酒 。但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 。枸杞主要有红枸杞跟黑枸杞两种 。
二、枸杞的形态描述
落叶灌木,高1.5~2米;枝条细长,先端常弯曲,茎丛生有短刺;叶卵状披针形,互生或数片丛生;夏秋开淡紫色花,一二朵簇生;卵圆形红浆果;扁肾形种子 。主茎数条,粗壮;小枝有纵棱纹,有不生叶的短刺和生叶、花的长刺;果枝细长,通常先端下垂,外皮淡灰黄色,无毛 。叶互生或数片簇生于短枝上;叶柄短;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0.5-3c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狭楔形而下延成叶柄,全缘,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无毛 。花腋生,常单1或2-6朵簇生在短枝上;花梗细;花萼种状,长4-5mm,先端2-3深裂,裂片宽卵状或卵状三角形;花冠漏斗状,管部长约8mm,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5mm,粉红色或淡紫红色,具暗紫色脉纹,管内雄蕊着生处上方有一圈柔毛;雄蕊5;雌蕊1,子房长圆形,2室,花柱线花,柱头头状 。浆果卵圆形、椭圆形或阔卵形,长8-20mm,直径5-10mm,红色或橘红色,果皮肉质 。种子多数,近圆肾形而扁平,棕黄色 。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植物的根皮(地骨皮)、嫩茎叶(枸杞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
三、枸杞的生活长习性
 一、习性
喜光照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肥、耐旱、怕水渍 。以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轻壤土栽培为宜,盐碱土的含盐量不能超过0.2%,在强碱性、粘壤土、水稻田、沼泽地区不宜栽培 。
 二、栽培技术
枸杞子【种子繁殖】:可选用优良品种,以采果大、色鲜艳、无病虫斑的成熟果实,夏季采摘后,用30-60℃温水浸泡,搓揉种子,洗净,晾干备用 。在播种前用湿沙(1:3)拦匀,置20℃室温下催芽,待有30%种子露白时或用清水浸泡种子一昼夜,再行播种 。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春播为主 。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按行距40cm开沟条播,深1.5-3cm,覆土1-3cm,幼苗出土后,要根据土壤墒情,注意灌水 。苗高1.5-3cm,松土除草1次,以后每隔20-30d松土除草1次 。苗高6-9cm,时定苗,株距12-15cm,每1hm2留苗15万-18万株 。结合灌水在5.6.7月追肥肥3次,为保证苗木生长,应及时去除幼株离地40cm,部位生长的侧芽,苗高60cm时应行摘心,以加速主干和上部侧枝生长,当根粗0.7cm时,可出圃移栽 。
【扦插繁殖】:在优良母株上,采粗0.3cm,以上的已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剪成18-20cm长的插穗,扎成小捆竖在盆中用100×10-6α-萘乙酸浸泡2-3h,然后扦插,按株距6-10cm斜插在沟内,填土踏实 。
三、田间管理
在5.6.7月种中耕除草1次,10月下旬-11月上旬施羊粪、厩肥、饼肥等作基肥、追肥可于5月施尿素和6-7月施磷、钾复合 。幼树整形,枸杞栽后当年秋季在主干上部的四周选3-5个生长粗壮的枝条作主枝,并于20cm左右处短截,第2年春在此枝上发出新枝时于20-25cm处短截作为骨干枝 。第3.4年仿照第2年办法继续利用骨干枝上的徒长枝扩大,加高充实树冠骨架 。经过5-6年整形培养进入成年树阶段 。成年树修剪,每年春季剪枯枝、交叉枝和根部萌蘖枝,夏季去密留疏,剪去徒长枝、病虫枝及针刺枝 。秋季全面修剪,整理树冠,选取留良好的结果枝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