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做法有些不一样 滴滴车不一样


滴滴的做法有些不一样 滴滴车不一样

文章插图
4 月 19 日上海车展开展 , 沃尔沃展台上摆着两台特别的滴滴涂装车 。车顶上醒目的激光雷达 , 提示观众这是两台 L4 级自动驾驶汽车 。
两台自动驾驶汽车分别基于沃尔沃 XC60 和 XC90 打造 。其中 , XC90 版本承载了滴滴出行最新发布的自动驾驶硬件平台——滴滴双子星 。新硬件平台性能有可观的提升 。在整体造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 全车传感器数量增至 50 个 , 算力超过 700TOPS , 每秒超千万级点云成像 。而上一代硬件平台——就是 XC60 那个版本——传感器数量是 11 个 。
数字很抽象 , 而效果很具体 。新平台搭载于 XC90 冗余车型后 , 在核心高性能传感器、车载自动驾驶系统、远程协助系统和前装量产车型深度兼容四个方面实现多层冗余 。简而言之 , 滴滴自动驾驶硬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 , 滴滴双子星还实现了极高的车规化程度和套件模块化 , 方便车辆后装改造 。
从这次升级中 , 不难看出滴滴自动驾驶的重点:增强可靠性 , 加快上车速度 。相比其他一些 L4 级自动驾驶平台和公司 , 滴滴切入这块的时间其实不算早:2016 年开始试水 , 2019 年正式亮相 。但在技术迭代和落地测试上 , 滴滴呈现了领先行业的加速度 。2021 年 4 月 , 基于此前的自动驾驶硬件平台 , 滴滴发布了全球首个连续 5 小时无接管路测视频 。在这段视频里 , 能看到滴滴的自动驾驶车辆面对一些复杂路况都能应对自如 , 比如路口左转遇到突然冒出来的电动摩托 。
(滴滴自动驾驶连续 5 小时无接管路测视频)
这背后 , 得益于其清晰的逻辑和落地路径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 滴滴天然就有自动驾驶诞生的土壤和落地场景 。
滴滴做自动驾驶的护城河随着自动驾驶落地进程的深入 , 滴滴的天然的优势将逐渐显现:数据覆盖完整度和混合派单模式 。
对当前自动驾驶和 AI 有了解的都知道 , 海量数据是一切的基础 。一些专门做 L4 级自动驾驶的公司 , 主流做法是自动驾驶车路测收集真实世界的数据 , 同时辅以虚拟仿真 。
这种做法其实存在一定短板 , 道路环境千变万化 , 充满了随机行为 。有限的自动驾驶车辆路测和仿真里程纵使做得再周全 , 覆盖了 99% 的普通场景数据 , 都会漏掉那 1% 长尾场景 。比如三轮车逆行、摩托车闯红灯、躺在路中间的布娃娃、路边突然窜出来的小狗 。
那 1%发生的概率很小 , 但一旦发生 , 对完全依赖数据的自动驾驶系统来说 , 都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 , 乘客就不可能百分百信任自动驾驶 。
作为一个日均订单数达数千万的出行平台 , 滴滴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是有优势的 。这里不得不提滴滴在 2017 年启动的一个项目——桔视 。这是一套软硬结合的安全设备 , 2019 年已经有百万级车辆安装 。滴滴表示 , 司机的行驶轨迹加上桔视设备 , 全年可以采集近 1000 亿公里的真实场景数据 , 能够覆盖大多数想象中的长尾场景 。
这为滴滴自动驾驶提供了足够丰富的数据养料 。据滴滴透露 , 同样采用仿真系统提升测试里程 , 滴滴因为数据上的质量优势 , 能将测试里程提高5–6个数量级 。从数据优势的角度看滴滴自动驾驶的技术加速度 ,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滴滴能在短短五年内实现连续 5 小时无接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