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诞生和归宿 宇宙的起源与归宿简介( 二 )


二、现在预测的宇宙归宿
1、大挤压,宇宙空间膨胀到平衡点之后收缩,最后收缩成一个奇点 。
2、大撕裂,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最终宇宙的原子结构都会被拉扯开,物质都无法构成,被称为大撕裂 。基于熵增定律推导,这个结局也叫热寂说 。宇宙最终处处温度相等,不再有信息传递、热传递,一片死寂 。
3、宇宙在“大爆炸与大挤压”的循环中进行演化 。
4、真空衰变 。真空衰变意味着物质会被蒸发掉,宇宙将暴缩,缩成一个奇点,一切几乎全部湮灭,不复存在 。
、对宇宙起源的探讨
一个理论存在的基础,要不违背已验证的科学规律,也能够对未知领域进行合理解释,同时可以进行理论推导或者实验验证 。
科学理论有一个很重要的发现途径,就是用宏观现象解释微观内涵,用观察到的有联系的世界去理解未知世界,透过现象看本质 。
“红移现象”的发现及后来“宇宙膨胀”观点的形成,已经近百年了,即使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观察到,也已经半个世纪了 。上世纪是粒子发现和发展的世纪,但后来量子力学理论和微观实验成果不断涌现,物理方面也有了许多困惑,如:科学越来越接近神的学的观点 。
宇宙大爆炸理论已比较成功,但并不完美 。如果结合目前的科技发展,在遵循原有科学理论基础上,想象一下,也许有新的发现 。
探讨宇宙的起源,首先要讲物质的起源,当然要对物质进行基础分析 。
(一)现在的科学结论,尤其是实验结果,物质的本质越来越明确地指向“能”和“旋” 。
1、物质由“能”构成,即:基础为能
一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及核反应实践,质量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相当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将物质和能量联系起来,并且告诉我们,这个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
二是“狄拉克”之海理论 。狄拉克认为真空中填满了负能量级的粒子,构成了真空中虚粒子的海洋,这一经典解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1932年,物理学家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获得了诺贝尔奖 。现在科学家已经可以做到用能量在真空中激发光子 。反粒子、反物质在粒子层面是普遍存在的,已经试验成功 。2010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首次成功抓住了非常微量的反氢原子,目前能够用彭宁离子陷阱存放反质子一段时间,这些成果证明了人工制造反物质粒子是成功的,科学家已完成制备了一点点的反物质 。从深层次说明实粒子与虚粒子、物质和反物质是能的相互转化更合理 。
三是真空零点能 。在量子力学中,真空并不是空无的虚空,充满着自发的量子涨落,不断有虚粒子对创生和湮灭,里面蕴藏的能量就是真空零点能 。真空中两块靠得很近的金属板存在一种微小的压力——卡西米尔力,产生卡西米尔效应,无数次试验已经精确验证了这个效应,即使在绝对零度条件下依然存在,真空里面蕴藏能量 。已观察到“冷核聚变”现象,有许多科学家正在研究“冷核聚变”,将来用于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但没有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基础 。
四是真空冷焊现象 。两块金属放进高度真空中,将它们贴合紧密,就可以自动粘在一起,变成一块 。科学家发现直径小于10纳米的单晶超薄金纳米线能在几秒钟内就被冷焊在一起 。目前的解释是,物质内部一直在进行热运动,固态宏观物体有振动、转动,是能量态的表现 。
五是能量守恒定律 。所有的东东,都是在通过能量,不断相互转化 。能量转化以及热胀冷缩等现象,生活中司空见惯 。
六是据科学家估算,位于质子中心的压力是中子星的十倍,而一小勺中子星的质量等于珠穆朗玛峰的重量 。这么大的压力,当然粒子就有这么大的能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