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无声转玉盘 银汉无声转玉盘全诗

【银汉无声转玉盘 银汉无声转玉盘全诗】

银汉无声转玉盘 银汉无声转玉盘全诗

文章插图
银汉无声转玉盘(银汉无声转玉盘全诗)
自古以来,重团聚、怨别离,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所以俗称“团圆节”的中秋节,在国人的心中便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秋节也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国诗词史上有着很多经典的中秋作品 。如张九龄的 《望月怀远》、王建的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刘禹锡的 《八月十五夜玩月》等 。
但要说哪首中秋作品最为脍炙人口,相信大家都认同的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不过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不是这首词,而是苏轼的另一首中秋词《阳关曲·中秋作》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以他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从而围绕中秋明月展开了想象和思考,表达出他对弟弟的思念和美好祝愿 。
《阳关曲》中,苏轼则与七年未见的苏辙久别重逢,两人终于开始了同赏中秋月 。可惜团聚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苏轼与苏辙中秋后不久就又分开了 。因此在《阳关曲》这首词中,除了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它也同时抒发了苏轼与苏辙聚后不久又得分开的哀伤与感慨 。而这份哀伤与感慨,可以说是国人共同的心声 。因此它虽然只有短短28字,千年来却打动了很多人 。
《阳关曲·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首先,词的第一句“暮云收尽溢清寒”,即晚间云雾全都收尽的时候,高空中便溢出了一片清寒 。我们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但苏轼这句写中秋月,却没有直接写月,而是从“暮云”说起,曲折的点出“暮云收尽”后,中秋月就出来了 。同时,对于月色的描写,也是极其的含蓄委婉 。月光如水、积水空明的月色,都在“清寒”二字中了 。
紧接着的“银汉无声转玉盘”,写的就是苏轼与苏辙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 。即银河悄然无声,白玉圆盘在天上缓缓移动着 。虽然苏轼在这里说“银汉无声”,但仿佛又在说,因为月明星稀,天宇空阔,银河显得非常远,就听不到它传出来的声音了 。“玉盘”,即月亮,语出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然后,词的三四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即此生此夜特别的美好,可惜就是不长久,明年此时我们将在什么地方欣赏明月呢?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是不知道自己与弟弟分开后,明年还能不能再团聚共赏中秋月了 。所以“此生此夜不长好”,也就蕴含了机会难得,当不负今宵 。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无常 。即我们生活中遭遇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往往都是难以预料的 。所以这里就抒发了苏轼与弟弟苏辙聚后不久又得分开的哀伤与感慨 。但也正因为苏轼知道事物的无常,才愈加珍惜当下的美好,也就是两人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 。
纵观苏轼的这首词,从中秋月的美好写到团聚的欢愉,又从今年的中秋推想到明年中秋的无常,于是归结为依依不舍的别情 。相对于苏轼的大部分作品,这首《阳关曲·中秋作》,算得上是一首极具感染力和极易引发共鸣的作品了 。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前,相信我们品读苏轼的这首中秋词,是能够打动很多人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