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戏 敦煌一日游


敦煌曲子戏 敦煌一日游

文章插图
敦煌曲子戏(敦煌一日游)
7月10日上午6时33分 , 在兰州站 , D2751次动车组列车缓缓启动 , 开往敦煌 。此时开始 , 兰新高铁和敦煌铁路成功牵手 , 闻名遐迩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从此与我们拉近了距离 。
提到敦煌的文化与美景 , 我猜大家一定会想到月牙泉和鸣沙山的大漠绝景 , 莫高窟的大气恢弘 , 那么你知道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敦煌曲子戏吗?
敦煌曲子戏是甘肃省敦煌市的特色传统剧种 , 亦称“小曲戏”、“小调戏” 。
关于曲子戏的起源 , 有观点认为:曲子戏最早源于曲子词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遗书 , 保存的曲子词有590首之多 , 涉及曲调80多种 。敦煌学术界将其统称为“敦煌曲子”或“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大多是由民间创作的 , 多是写在敦煌遗书卷后或背面 , 也有写在卷子夹缝部位的 。其句法、文意具有民间爽直而富有感情的特色 。集中收录了敦煌曲子词的《云谣集》原题作《云谣集杂曲子》 , 是晚唐时期编选的一部规模较大的词集 , 共分两卷 , 共收词30首 , 是敦煌词诸选本中今存唯一的书题 。敦煌曲子起源于民间 , 萌芽于六朝 , 发展于中唐以后 , 至五代 。元、明、清时 , 这些曲子词及曲调在藏经洞封闭了近千年 。1900年 , 随着藏经洞的发现 , 这些曲子词及曲调重见天日 , 受到学者的重视 。但曲子词在民间却始终流传 , 发展 , 延续 , 现在许多曲调都可以从敦煌曲子词中录觅到踪迹 。例如《五更》、《十二月》 等 。再加上自汉代以来 , 敦煌长期成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欧亚文化传播、交流、融合之地 , 为内地文化在河西走廊和敦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 极大丰富了敦煌曲子戏 。
敦煌曲子戏的剧目题材广泛 , 涉及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戏剧情节大多反映当时的民间现实生活 , 情节风趣幽默 , 加之曲调优美动听 , 易学、易唱、易记 , 使观众百听不烦 。反映各个社会朝代的风貌 , 歌颂真、善、美 , 鞭鞑假、恶、丑 。另外 , 敦煌曲子戏最常见的是在大型庙会中演唱 。如农历四月初八在莫高窟演唱 , 五月端阳节在月牙泉演唱 , 浴佛节在雷音寺演唱等 。
但如今的曲子戏 , 十分需要保护和传承 。
长期以来 , 敦煌曲子戏都是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由爱好者传承 ,  面对如今敦煌曲子戏的状况 , 急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扶持和保护 。据相关非正式的调查显示 , 作为曾经一度繁荣的“文化瑰宝”敦煌曲子戏 , 近八成人表示不知道或不了解 , 而这一人群中青少年对曲子戏的了解就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在现代传播的主要形式—电视、网络和音像制品中 , 也难觅曲子戏踪迹 。
据悉 , 由于曲子戏多以口口相授的方式传承 , 缺乏文字、音像记录资料 , 随着许多老艺人的辞世 , 第二、三代曲子戏的曲词、曲调大部分已经失传 。同时 , 曲子戏的生存环境也受到严峻挑战 , 商业 化环境和市场化冲击加剧了其消亡的趋势 。此外 , 曲子戏以民间业余演出为主 , 专业演出团体很少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 , 曲子戏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 现已濒临失传 。为保护和弘扬曲子戏 , 扩大影响 , 有关方面采取了举办曲子戏艺人培训班、邀请老艺人集中发掘、整理、传授曲子戏目和录音、录制剧目等多种措施 , 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