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制笔 复原失传的唐代制笔技艺


李小平制笔 复原失传的唐代制笔技艺

文章插图
李小平制笔(复原失传的唐代制笔技艺)
“我生性散淡,在惯常的日子里,以保守的方式缓缓前进,这样不会错过很多事情 。”
李小平,戴一副老花眼镜,面容白净,神情沉稳 。虽是文人的样貌,他行为处事却是爽利,说话一针见血 。
他今年44岁,致力于毛笔制作却已有28年 。他所在的江西进贤文港镇,素有“笔都”之称,制笔历史有1700多年 。这个小镇,家家户户似乎都与毛笔有关 。晚清四大名笔——上海周虎臣,武汉邹紫光,北京李福寿,湖州王一品,周,邹两位分别来自文港镇周坊村和前塘村,曾占据当时笔业半壁江山 。
作为文港的“外来者”,他自幼爱好手工,到致力研究毛笔,和毛笔也是纠缠了大半辈子 。
自学毛笔
小时候,他因为家里穷,初中辍学移民到文港周坊村,以在毛笔杆上刻字贴补家用 。九十年代初,刻一个字3厘钱,他加班加点,一天能刻1.2万个字 。然而他知道刻字只是一道工序,是不足以自立的,所以,一有空,他就开始一支一支学着做笔 。
毛笔界有句行话:“一桌毛笔” 。“一桌”指一批,数百只起,没有一支一支做的说法 。李小平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学,先把一支笔做好 。所以直到1992年,他和妻子才正式踏入毛笔行业 。
他们的毛笔虽是精良,销售情况却不理想 。那时市场上毛笔便宜,同样的一支笔,别人卖5元已经很贵了,李小平的笔成本就要6元,叫好不叫座 。
做了一年多时间,他发现自己做的笔质量虽然得到内行的认可,却无法养活家人,更谈不上什么理想 。1993年,他开始出去跑业务,在杭州认识了同为笔痴的新兴斋笔庄老板张新根 。他非常认可小平的手艺,愿意包销他所有的毛笔 。正因了这样的知遇之恩,李小平创立“淳安堂笔庄”后,仍然低价为新兴斋笔庄供货 。
2002年,李小平开始接触网络,应邹农耕先生之邀加入“书法江湖”论坛 。开始在网络上介绍专业毛笔知识,交了很多喜好文房的朋友,互联网上的大量交流,开阔了他的视野,也让他有了更多制作之外的思考 。
毛笔制作工艺繁琐
传统毛笔的制作工艺,细究起来繁琐得令人发指,白居易就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和繁复 。
各类毛笔的制作都须经过选料、除脂、梳洗、顿押、配料、卷头、拣齐、扎头、装头、修笔、刻字、挂绳、包装等工序 。其中,笔头的制作工序基本在水里完成,称为“水盆” 。笔头完成后要经历笔杆设计制造、装配、修笔、刻字几个环节,称为“干作” 。一支笔可由多种不同种类、形状、长短的动物毛混合而成,其间配料和配比极考验制笔者功力 。
古人称能够制笔的动物毛为“毫”,所以一般笔管上都刻明是什么毫 。目前毛笔的主流原料粗分为兔毫、狼毫与羊毫,由于颜色、长度与生长部位各异,其性状又各不相同 。优良材料的选择是最要紧的步骤 。
关于材料,他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细想起来却有些无奈的事 。羊毫笔是用江浙地区山羊毛制成的,而山羊它更多是被用作食肉,属于畜牧业 。现在进行了基因改良,让它快速长肉 。没有足够的营养和生长周期,好的羊毛原料已不易得 。
由于他不擅讲价,为人直爽手艺又备受认可,所以毛料供应商有了好货,往往会拿来让他先挑选 。即使在好料难求的当下,他也总能拿到最好的材料 。
仿制缠纸笔
李小平不仅深谙毛笔制作,也对毛笔古代文献多有梳理,在书法江湖初期关注了唐代“缠纸笔”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