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时代 为什么没有参与大航海时代?( 二 )


京杭大运河
唐朝是公认的盛世,可鉴真东渡日本,经过了5次失败,到第6次才成功 。可见唐朝时期的航海技术并不高 。古代中国航海能力最高的是宋朝,宋朝没有实行禁海令,海外贸易相当繁荣,航海技术得到大幅度提高 。可在宋朝之后,航海技术再次下降 。明朝时期,著名的郑和下西洋,是沿着海岸线航行,其难度远远比不上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冒险 。
所以,就算明朝有探险家参与航海大时代,也注定走不了多远 。
四、古代中国的远洋航行缺乏利益支撑
古代中国建立了一套“朝贡体系” 。在“朝贡体系”下,各国遣使前来中国进贡,中国则根据“薄来厚往”的原则,给予几倍、几十倍的赏赐,务必使得各国使臣满意而归 。
郑和下西洋也是这种“朝贡体系”的表现之一 。郑和下西洋没有任何商业目的,船队的造价却很高,船上装载的赏赐物品更是花费不菲 。据《广志绎》卷一记载:“国初,府库充溢,三宝郑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费十载,尚剩百余万归 。”这就是说,郑和下西洋耗费了600多万两银子 。当船队从西洋返航时,宝船里面没有装载来自外国的实用商品,却是一些昂贵的珠宝之类 。
郑和下西洋船队
由此,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的大臣刘大夏批评说:“三保(郑和)下西洋费钱粮数千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
既然远洋航行缺乏利益支撑,那么郑和下西洋被停止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
相反,欧洲都是一些穷国家,连王室都穷得叮当响,不得不找商人借钱用 。既然远洋航行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那么,上至王室,下至平民,大家都愿意齐心协力地参与远洋航行 。
事实上也是如此 。葡萄牙亨利王子是远洋航行的推动者和组织者,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都得到了王室的支持——西班牙国王还与哥伦布签订了著名的“圣大菲协定” 。这份协定规定:“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 。”
哥伦布
【参考资料:《黄勇:探究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动因与历史影响》《吕哲:征服星辰大海的强大引擎》《马丁·德·拉达札记》《广志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等】
【航海时代 为什么没有参与大航海时代?】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