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把自己活成了“奥运故事”( 二 )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推广奥运文化的?
侯琨:从我接触奥林匹克到推广奥运文化 ,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2007年到2010年 , 应该是启蒙阶段 。 那段时间我一边工作 , 一边收藏 , 同时也和国外的朋友们保持着邮件联系 , 放假的时候 , 会出国跟大家聚一下 。
工作之余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 2010年 , 我离职创业 , 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 开始做奥林匹克文化推广 。 2010年到2013年 , 这个阶段我在从事奥林匹克相关的经营活动 。 北京奥运会后 , 国内出现了很多奥林匹克爱好者和收藏者 。 我主要做一些奥林匹克收藏品的拍卖、交易、交流、展览 , 也帮助筹建了国内的体育博物馆 。
将收藏与市场结合后 , 奥林匹克在市场上的认知度非常高 , 也让我认识到奥林匹克文化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尤其是2012年开始“奥林匹克环球行”以后 , 我发现奥林匹克比我想象的奥林匹克运动要更“广阔” , 它(奥林匹克)对整个人类社会以及各国的发展 , 特别是奥运城市和奥运举办国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2013年我和我爱人吴静钰结婚 , 直到现在 , 是第三个阶段 。 基本上我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推广上了 。 在此期间 , 我爱人又参加了两届奥运会 , 我的工作也在慢慢转型 , 先是承接了中国体育机构与收藏协会 , 负责奥林匹克文化和收藏 , 包括奥林匹克传承和推广工作 。 2013年底 , 北京市提出申办冬奥会 , 我又全程参与了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办冬奥成功 , 从宣布到国内筹办 , 再到加入北京冬奥宣讲团 , 一直以来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国际上为北京冬奥发声 。 当然在此期间“奥林匹克环球行”也在继续 , 一直到2020年的1月12日 , 我从洛桑(瑞士沃州首府)回来的时候 , 完成了对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26个国家、47个城市的访问 。
在行走中讲述中国故事
新京报:当时怎么想到“奥林匹克环球行”?在环球行的过程中如何推广奥运文化?
【文化|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侯琨:把自己活成了“奥运故事”】侯琨:经常有人问我 ,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初衷其实很简单 ,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 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奥运热情 , 但我发现大家更多的是关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运动员 , 而对“和平、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精神认识却有些模糊 。 于是 , 一个探访全球奥林匹克城市的梦想就此诞生 , 我想看看 , 奥林匹克运动到底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 , 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参与 。
2012年1月1日 , 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环球之旅 。
其实一开始 , 我的旅程是有些机械的 , 一般是到达某处 , 按计划去参观当地的奥运博物馆和奥运场馆 , 碰到人就聊两句 , 拍摄打卡照片 。 后来我就开始思考 , 我要去的地方与我有什么关系?在旅行过程中 , 我开始寻找奥运举办城市之间的不同 , 比如 , 奥运遗产保存得最好的模范举办地有德国慕尼黑、美国洛杉矶和日本长野 。 一方面跟城市本身的体育基因 , 也就是当地民众对运动的喜爱及参与度密不可分 ,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组织与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 来延续奥运场馆、公园及各建筑的寿命 , 并便于群众使用 。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 , 也有很多值得向这些优秀的奥运举办地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
在世界各地行走的过程中 , 我会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分享给偶然或必然遇见的人 , 也会把手机中的照片和影像展示给外国友人 , 让他们看到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 当他们通过我的分享对中国有更进一步了解的时候 , 我就会特别高兴 。 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的载体 , 讲述中国故事 , 这也是一个大家喜欢听、喜欢看 , 并且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