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会说话 但每个登山者心里都不沉默


登山对于郑欢雪来说 , 既是最好的放松 , 也是额外的挑战 。
郑欢雪 , 1967年出生 , 早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 , 1997年来到广东发展 , 从事金融投资行业 。生活无忧的他 , 2004年在友人的介绍下投入到户外运动当中 , 从徒步穿越到攀登雪山 , 他正一步步地朝自己的目标迈进 。平日里 , 他的工作紧张而又繁忙 , 登山对于他来说 , 既是最好的放松 , 也是额外的挑战 。
今时今日 , 翻山越岭不再是苦行僧的专利 , 倒成了不少都市人借此运动认识自己 , 领悟生活的方式 。“金融才俊”郑欢雪 , 平日里工作繁忙 , 但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整理行装 , 走进大山深处 。从徒步穿越到攀登雪山 。他说 , “山是不会消失不见的 , 但是登山的人所能得到的人生感悟却各有不同 。”
采访郑欢雪是在他的办公室 , 珠江新城某写字楼的23楼 。办公室摆设简单 , 窗帘都被高高束起 , 阳光洒满每个角落 。他招呼我们坐下喝茶 , 自己却喝一杯从西藏带来的草药茶 , 据说可以治疗那困扰了他很久的痛风症状 , “老毛病了 , 每次出发前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
足迹
在“茶马古道”手杖救了自己一命
郑欢雪认为 , 户外徒步很重要的一点是融入感 。
郑欢雪虽然自称为业余户外运动爱好者 , 但是熟识他的朋友们可不这么认为 , 2009年他曾经独自上路 , 历时十九天 , 穿越了自古以来以神秘且艰苦而著称的“茶马古道” , 一时间在圈里被传为美谈 。
到达中甸后的第二天 , 休整完毕的郑欢雪便踏上了穿越之旅 , 同行的除了在当地聘请的向导外 , 别无他人 , 沿途走茶马 , 郑欢雪遇到许多让他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沿途虽然有向导牵的两匹代步用的马 , 但是由于当年雪下得迟 , 有的路段马儿走不了 , 经常的情况是 , 在齐膝深的雪地里 , 两人两马深一步浅一步地艰难前行 。
在旅程中 , 郑欢雪也遇上了惊险一幕 , “当时已经是在下撤的途中了 , 上山容易下山难 , 由于体力不支 , 加之高山缺氧反应影响了判断力 , 下山的时候突然脚下一滑 , 就开始往下翻 , 在下滑过程中我本能地将手杖插入土中降速 , 下滑了将近十多米才止住 , 坚固的手杖也已经断为两截 。”郑欢雪提起那一次经历依然心有余悸 。
郑欢雪认为 , 户外徒步 , 很重要的一点是融入感 , 既然选择了这种艰苦如修行一般的旅行方式 , 那衣食住行肯定是不能有过多的要求 , 走在哪里 , 就过哪里的生活 。“有一次我们到藏民家休息 , 他请我们喝酥油茶 , 只见那个杯子上爬满了苍蝇 , 但是他把茶递给我时 , 我非常愉快地一饮而尽 , 因为那就是他们的生活 , 也是我行走到这里来的动力 。”谈话间 , 随遇而安和坚强个性在郑欢雪身上展露无遗 。
第一次登雪山即将登顶却毅然放弃
经历了艰苦的“千里走单骑” , 2011年郑欢雪在好友的鼓励下 , 走进了攀登雪山的世界 。这次他把目标锁定为海拔5527米的四川阿坝州理县上孟乡雪隆包峰 。对于他来说 , 第一次 , 更多的是学习观摩的过程 。他第一次接触了登山专业工具冰镐、主锁、散锁、8字锁、菊绳、腰带、上升器 , 也第一次知道登山是一项需要群体合作的运动 。面对自己是队中年纪最大、体重最重的事实 , 他向其他队员表明了这次登山目标是“超越自我、不拖登山队后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