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无论贫富,记得吃6种食物,寓意全家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二 )


第四种清明传统食物:馓子清明节吃馓子,是老北京人过清明节的一种传统习俗 。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古时叫“寒具” 。古书中记载:“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馓子是用面粉、鸡蛋加盐或糖,搓成细条,油炸而成 。它形状精巧细致,口感酥脆,老少咸宜 。别看馓子并不起眼,可在过去,如此酥脆美味的食物可不是你想吃就吃的,要在看望老人,瞧瞧孩子时才会称上几斤馓子呢 。
馓子也是清明节的“专属”吃食,传说春秋战国时期,从清明前两天开始,人们就提前油炸好一些环状的面食,方便食用和携带,这就是清明吃馓子的雏形 。在北方,清明节临近时无论城市或乡村,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金灿灿的馓子,空气中都飘溢着油香,使人不禁馋涎 。总听人说:清明节吃馓子,金灿灿的馓子,嚼着惊动十里人!
“织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宋代苏东坡就曾这样描述过馓子 。清明节吃馓子不仅因为它美味解馋,还因为馓子谐音“散子”,老一辈人认为,清明节吃馓子是希望家族开枝散叶,人旺家旺,家肥屋润,生活富裕 。
第五种清明传统食物:鸡蛋每年清明时节,老人们一大早就会去河边的柳树下折几枝柳条插到大门口,然后煮鸡蛋给孩子们吃,清明为什么要插柳条在门口?又为什么要吃煮鸡蛋?民谚曰:清明不插柳,家败子不兴 。插柳是为了祈福避灾,而煮鸡蛋是为了希冀好运常相伴 。
清明吃鸡蛋,称为吃“节蛋” 。老一辈人认为,无论家里有钱没钱,清明节都要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节吃鸡蛋同样起源于清明时节吃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清明不生火做饭这几天的食品储备 。
此外,清明踏青郊游,熟鸡蛋也是方便携带的食物 。清明前,人们会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人们来到河边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待下游的人争捞而食,以求子纳祥、圆圆满满 。
还有些地方有这样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留下,象征“脱壳”,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出人头地 。
第六种清明传统食物:清明螺俗话说:“清明螺,赛吃鹅 。”清明螺即田螺、螺蛳 。田螺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适量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 。清明时节,休眠的螺蛳纷纷从泥土中爬出来,非常易于捕捞,螺肉肥美鲜香,腥味很小 。而且此时的田螺还没有“结籽”,所以清明是一年当中非常难得的田螺赏味期,正可谓“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 。过了四月之后,螺蛳壳中就会有小螺蛳了,口感和营养无法和清明时同日而语 。
江南一带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杭帮菜图书《廿四节令菜点》中记载,清明时令蒿菜、螺蛳、鲥鱼、荠菜......酱爆螺蛳也成为当地清明时节的代表菜肴 。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食用,谓之“挑青” 。并且人们会在夜晚之时,将吃完剩下的螺蛳壳抛到屋顶,用屋瓦上发出的声响吓跑老鼠和霉运 。
田螺的寓意也十分美好:螺谐音“罗”,有收罗、聚集之意,所以田螺有广纳财富的好意头;田螺的壳循环往复,古人认为它是生生不息的象征;另外,吃田螺时要剥壳食肉,有“食心(新)转运”之意,人们希望通过吃清明螺的习俗驱除邪气和晦气 。
清明将至,无论贫富,记得吃6种食物,寓意全家无病无灾好运常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