鲑鳟鱼以什么为食( 三 )


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饵料成份的营养平衡和品质质量,要注意饵料投喂量的掌握,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 , 鱼成长参差不齐,残食与寄生性疾病发生;喂饵太多易发生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 。必须根据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投喂,在适宜的条件下鱼种日饵率3%左右,成鱼2.5%左右 。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 。
保持健康的鱼类生态环境减少鱼病发生
冷水鱼健康养殖是一项生态综合工程 , 保持良好鱼类生态环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冷水鱼健康养殖要做好鱼池周边环境条件的改善和保持,减少周围环境对渔业生态的不良影响 。随时注意入水口有无落叶杂物流入,定期清洗池底(每周1次)防止残饵、粪便等污物的累积与藻类杂菌的孳生;饵料投喂前要过筛 , 筛出碎料粉,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的污染和对鱼类鳃部附着的危害;水源不足、池水水温高时,可利用增氧设备和补充地下水增加水中溶氧降低水温;对于重复利用的养殖流水可在鱼池入水口处安装UV-C紫外线水体消毒杀菌设备减少水中微生物菌群总数避免鱼病交叉感染 。
增加鱼体营养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保证饵料营养平衡与品质的基础上增加鱼体营养可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 , 因此,投喂适量营养饵是健康养殖的必要手段之一 。
5.1投喂无机盐营养饵 将250克无机盐用水溶解后拌50千克饵料,投喂给经过长途运输和体表损伤的鱼种、成鱼 。可调节鱼体渗透压使体液移动储留正常,促进皮肤粘膜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
5.2投喂Vc与蜂蜜营养饵 将Vc10克加水溶解后和1千克蜂蜜搅匀拌100千克饵料 , 每10天投喂一次 , 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
5.3投喂Ve与食用油营养饵 将Ve5克与1千克油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周投喂1次 , 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强鱼体抗贫血功能 。
做好新品种引进的考察,严格检验检疫
引种时要充分认识新品种跨地区的风险,要求对引进的新品种实地考察,从无病区引种,并按要求严格检疫,引进后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 。
成鱼养殖企业购买种苗时除要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复检工作外,在购种时应遵循同一场地苗种原则,避免苗种携带的鱼病交叉感染 。
大闸蟹有野生的吗?现在淡水蟹已经完全成熟 , 正是人们吃蟹的大好时机 。一些商家会卖打着“野生”标签的螃蟹,虽然这样的螃蟹价格比普通螃蟹贵很多 , 但很多人仍然趋之若鹜 。其实,不只是螃蟹,生活中人们对野生的东西往往青睐有加,并且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野生的更加绿色、安全,养殖的无论口感还是营养都比不上野生的 。但事实上野生的真的就那么好吗?
野生螃蟹和养殖的区别 , 哪个好?
“单纯比较野生和养殖的蟹哪个比较安全、绿色 , 这没有意义 。”11月17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成永旭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成永旭表示,要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野生的含义 。野生通常指在野外自然环境中生存,非经人类驯养和培植的动植物 。对于动物来讲,野生的含义还可以衍生为人工放流到自然环境和逃逸到自然环境生长的动物 。
目前,野生蟹可能主要是养殖中逃逸到江河湖泊(或放流到江河湖泊)自然生长的蟹类 。通常意义上,这样的野生蟹比养殖蟹(比如用同样江河湖泊和同样水源池塘养殖的蟹)要绿色安全,味道好吃 。然而,如果野生的环境受到污染,比如存在重金属、二恶英等,就可能通过食物链等途径影响野生蟹的安全 。反过来,如果养殖的环境管理得非常好 , 没有污染 , 而且投喂饲料也安全健康,这样养殖的蟹也是安全绿色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