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养殖方法( 四 )


六、捕捞及加工
1、捕捞方法:水蛭的收获捕捞办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定置网捕捞;(2)拉网捕捞;(3)排水捕捞;(4)机械捕捞 。
2、加工方法:(1)石灰掩埋法:石灰混匀蛭体,埋20分钟左右 , 晒或烘干,筛去残粉 。(2)水烫法:将刚烧开的沸水倒入集中放置水蛭的容器中 , 加盖密闭30分钟后 , 捞出水洗晾晒 。(3)碱烧法:将食用碱粉搅拌水蛭,或用手翻动揉搓 , 使其收缩致死后用水冲洗后晒干 。(4)生晒法:用细铁丝横穿水蛭,在阳光下直晒至干 。
七、小结
水蛭作为一种名特优养殖品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推广、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且一次引种,多年受益,适合城乡各种规模和方式进行养殖 。在目前天然水蛭极度短缺和市场需求猛增的情况下 , 发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效益明显,是广大城乡人民的一条快速致富之路,极具养殖前景和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
水蛭养殖池的建造 水蛭池的建造要根据养殖户的投资大小来确定饲养池的模式,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①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 。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 , 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 。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 。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 。水位50—60厘米为宜 。
②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 。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 。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 , 增加水中含氧量 。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 。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 , 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
水蛭的繁殖 水蛭是雌雄同体 , 异体受精,每个成熟的水蛭都有生殖能力 。虽然说水蛭是雌雄同体,但必须经过异体受精才能繁殖 。水蛭交配一般在1—2.5厘米的小石块、杂物或潮湿的土壤下面进行 。交配时两条水蛭的头端方向相反,各自的雄雌性生殖器正好对着对方的雌孔 。在交配后一个月开始产卵 。产期为4月中旬到8旬上旬,平均温度在19—24℃之间 。茧产出后经16—25日卵出幼蛭 。在人工养殖情况下,要提高水蛭的繁殖成活率,把卵茧选出来,放在适宜的环境下集中卵化 。水蛭饲养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水蛭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水质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 。如出现水质恶化时 , 要及时逐渐更换净水 。
②投食 。幼苗期即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供小水蛭吸食,青年蛭和种垤可投食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 。
③水温 。水温应保持在15—25℃,低于10℃时停止摄食,高于30℃时,不利于水蛭生长发育 。
④防治农药、化肥及水质污染 。养蛭池周围最好不要有农药及化肥出现 。同时不要有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渗入、排入养殖池内 。
⑤保持池中产卵平台土壤潮温,防止干燥,为水蛭的繁殖创造良好条件 。
⑥冬季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蛭受冻害 。水蛭多在浅土或枯草叶下越冬,很容易因突变的寒 冷天受冻而死 。因此 , 越冬时在池边近水处加盖一些草苫或玉米秸杆等 。
怎样进行水蛭的孵化管理? 在水蛭孵化阶段,要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保持差距3—5厘米 。幼水蛭孵化后2、3天后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 , 3天后即采食 。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 。幼水蛭生产迅速 。怎样进行水蛭的捕捞与加工? 用稻草等秸杆作物扎成小捆,以畜食浸泡后放入池中,水蛭闻到后,会聚集在草捆上,将其捞出 , 可用香烟丝和水兑在一块,放入盆中,将水蛭放入盆中,十分钟左右,水蛭变死亡,立刻捞出 。自然晒干即可 。可用石灰掩埋20分钟后,待其死亡后取出晒干,干品要求干净整齐,无杂质,以整条水蛭自然扁平,头部应隆起,质脆易折,断面呈胶质状并有光泽为最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