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养殖方法( 六 )


2、四膜覆盖:早春大棚采用“四膜覆盖”,即一层大棚薄膜,二层天幕膜和苗上一层小拱棚膜,定植前20天扣大棚膜 , 以便提高地温,在大棚内10厘米地温连续3天稳定通过12℃即可定植 。定植前5~7天挂天幕2层,间隔20~30厘米,最好选用厚度0.012毫米的聚乙烯无滴地膜 。
3、适时定植:定植前1天在苗床喷一次杀菌剂 , 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7%可杀得7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 。定植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垄上开沟浇水,待水渗至半沟水时按株距32厘米左右放苗,水渗后土封沟,此法称“水稳苗” , 每亩定植3500株左右,定植后在畦上扣小拱棚 。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爱农帮】,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小编,我会及时为您解答 。
钓鱼打窝酒米如何制作?酒米作为一款诱鱼窝料 , 相比其他红虫颗粒、老坛发酵玉米等商品窝料 , 有较强的针对性,即可购买,也可自制,并且越是资深钓鱼人,越喜欢根据当地的水情、鱼情 , 自行泡制,诱鱼效果许多情况下,明显强于更在乎广谱性的商品酒米 。即便如此依然不少钓友不清楚,酒米的诱鱼机理及泡制方法,本文以此为起点,一窥酒米泡制中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
酒米的泡制过程及需要注意的地方酒米的种类、配方繁多,这与酒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密不可分:有的酒米适合夏季高温时 , 有的则在冬季低温效果突出;有的在肥水塘诱鱼显著,所以在材料组成、配置上存差异 。但诱鱼机理相似,泡制方法雷同,主要常有诱鱼材料也大同小异 , 比如载体米、药酒、蜂蜜、钓鱼小药、曲酒等等 。那么它们的泡制过程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首先是米的选择 。酒米顾名思义 , 米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在整个诱鱼过程不仅满足鱼果腹需求,以达到留鱼的效果 。同时酒米之所以有较强的诱鱼效果,单靠酒与米显然不够,米承担着众多诱鱼物质载体的任务 , 它们渗入米的内部 , 入水发挥作用 。酒米的米,它仅仅是一个载体的统称 , 不局限于大米、小米、碎米,可以是花生、大豆,也可以玉米、小麦等等,根据目标鱼的摄食特点选择载体米:鲫鱼嘴小、唇薄,常有小米、碎米等小体积载体;鲤鱼口呈马蹄状,嘴唇肥厚、质地坚硬,大颗粒的玉米是常选对象 。值得注意的,小米、碎米最为常有,泡制之前可微炒直至散发出香味,但避免膨胀龟裂或粉化;或者直接泡制,保留了自然的谷物香味,两者方式到底哪个效果更佳,目前是存在争议,钓友根据使用习惯选择即可 。
其次药酒的添加 。绝大多数的酒米都是需要添加药酒 。药酒本质是一种促食添加剂,只是它是通过高度曲酒浸泡香料或中草药而来 。比如常用的阿魏,块状呈红褐色,散发浓厚的蒜臭味,在水体穿透力强,能有效刺激大体积鱼的中枢神经,使其产生饥饿感,促进鱼摄食;再比如麝香,麝香中含有麝香酮,香气浓郁,它在高水温情形下,可提高鱼的耐低氧、耐高温的能力,从而提高鱼的摄食积极性 。它们这些香料或中草药含的微量物质一般难溶于水,但溶于乙醇,所以通过曲酒浸泡香料将这些诱鱼物质萃取出来,再添加至酒米中,提升酒米的诱鱼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药酒属于强刺激添加剂 , 一般用量不宜过大 , 通常1斤米配置20-30毫升的药酒 。一旦超量使用,容易造成死窝、驱鱼,得不偿失 。
再者是蜂蜜的加入 。蜂蜜也是酒米泡制中的常客,它在其中起到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提升酒米的甜度,像鲤鱼、鲫鱼等对甜食情有独钟 , 有时酒米会加入一些维生素B2,蜂蜜恰能中和它的苦涩;二是在酒米的外层形成一层保护膜,将药酒、蜂蜜等紧紧的包裹起来,与载体米紧密接触,加速诱鱼物质的渗入 。需要指出的是,蜂蜜用量一般就1斤米配置30毫升蜂蜜,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常引起缺水导致酒米板结成块,反而抑制各物质的融合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