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虫养殖方法

大麦虫养殖方法,大麦虫怎么养才能化蛹?其生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 。首先呢,弄上一定数量的大麦虫饲养,饲喂多种绿叶蔬菜,胡红箩卜,观赏鱼饲料也行 。饲养一段时间后的大麦,挑选长度5cm以上,身体圆滑,移动快速的个体,使用一次性杯分开装 。单养些天后(单养的大麦虫不需喂食),大麦虫的身体会呈曲起来,是脱皮成蛹的前期表现 。进入蛹期后不吃不喝 , 只要保证温度在零上25度—30度之间,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有十天就能顺利羽化成大麦虫成虫,刚羽化的大麦虫成虫体色为白色 , 羽翅较为柔软 , 在此期间不要投喂如何饲料 , 待两天后体色由白色转变成淡红色时可适量的投喂些青饲料 。大麦虫蛹在体色完全变成黑色后就可正常产卵了 。
大麦虫如何化蛹?饲养大麦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 , 保持温暖 , 最适宜温度是18~30℃,相对湿度70% 。夏季气温高时 , 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大麦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 , 会有连续长达50天的时间产卵,直至死亡 。先在饲养筐中底部放一个特制的筛子(筛子采用3目不锈铁丝制作,面积与筐底相等,主要的作用是快速分离成虫和卵块),在筛子上洒上成虫的食物 , 成虫产卵3天后,将下面的筛子提起,轻筛一下,虫卵和麦麸等就全部掉下去 , 筛子上面剩下的就是全是成虫,马上将筛子连同成虫放入另外一个养殖筐中,加入成虫的饲料继续给成虫产卵(成虫就是产卵在饲料中的),如此周而复始;一周后孵出幼虫,把小大麦虫倒在盛有麦麸的饲养容具中饲养 。也可将成虫放在一张白纸上,撒些糠麸在纸上,任成虫产卵 , 每隔二三天换纸1次,成活率一般有90%以上 。这种操作方法大约7-10天应给成虫换料1次 , 换下的料中可能有卵料,不要马上倒除,集中放好,待卵块孵化出来后采用饲料引诱的方式集中收集到另外的饲养框中饲养 。每次取卵后要适当地给成虫添加青料和精料,及时清理废料或蛹皮 。饲料配方饲喂方法见后面介绍 。成虫喜欢晚间活动 , 所以晚上多喂,青料可直接投放在饲养容具中,让大麦虫自由采食 。夏季气温高 , 幼虫生长较快 , 蜕皮多 , 要多喂青料,供给充足的水分,可喂些菜叶、瓜果等 。气温高时多喂,气温低时少喂 。幼虫初期,精料少喂,蜕皮时少喂或不喂,蜕皮后随着虫体长大而增加饲喂量 。也可把精料用水拌成小团,切成小块放在网筛上让其自由摄食 。一天的投铒量以晚上箱内饲料吃光为限 。采用早、晚投足,中午补充的办法 。在幼虫饲养期投料要注意精、青料搭配,前期以精料为主 , 青料为辅 , 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 。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对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 。有的老龄幼虫在化蛹期以后 , 食欲表现较差 , 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一致 。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大小不一的现象,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虫3000~4000只,老龄幼虫2000~3000只 。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密度及时分箱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因为密度过高就会引起大麦虫的相互残杀 。当幼虫化蛹时多投青料,有利于化蛹及蛹后的羽化 。每天要及时把蛹拣到另一盒里,再撒上一层精料 , 以不盖过蛹体为宜,避免幼虫蛟伤蛹,保持温度和气体交换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